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许若齐:老店铺

©原创 2021-12-03 15:33

古徽州的乡镇,大抵都有一条老街,依水而建,沿江(河)而行,如流口、溪口、五城、渔亭、万安、朱村……也曾店铺林立,商贾横行,繁华竞逐。陆路一旦开通,便一蹶不振,几乎都走上了破败萧索的不归路。 

感觉构架还在的,唯万安老街耳。这条当年有着“大大万安街,小小休宁城”的地方,人气尚存的,也只有乡政府及罗盘博物馆所在的上街方寸之地。移步中街,过了桥,就是一派老气横秋了。 

老人,老宅,从老院墙里斜逸出的老树桠……老旧的时光,在寂静的石板路上徐徐缓缓地铺陈。老店铺褪色的字号依稀可见,两扇门板紧闭,关合处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老锁。 

黄六六老师傅的剃头店在中街。 

不足10平方米的店铺,一张斑驳铁制理发椅、一把剃头刀、修面刀、一条荡刀布…… 

黄师傅在笑眯眯地“修理”一个白发苍苍的脑袋。 

他已经快80岁了,从十几岁入行当学徒,六十年的“顶上功夫。” 

黄师傅剃头没有一点花架子。他认为这门手艺最基本的技术,就是剃头和刮脸;当然,还要学会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修整胡须和头、面、颈肩部的按摩技术。 

都完成了,最后给客人打照背镜:满意不满意? 

一个剃头匠,得要有匠心。这不,客人正躺在椅子上很受用,像是要睡着了。我很想让黄师傅“修理”一番,只需区区10块钱。无奈三天前刚理过,多少让他老人家无从下手哦!何况一边还有三四位老人候着,都是七老八十的老街坊。 

年轻人不来这里。“剃一个少一个”,这话说起来很有些悲凉。 

老街每走几十米,就有一段麻石台阶往下延至横江水边,大大小小的水埠头,当年就是一个系缆泊船的小码头,催生着万安老街上车水马龙,人间烟火。店铺400多家,行业100多种,据说是徽州一府六县最长的商业街。而今冷清寥落得只有几个妇人在青石板上捶衣浣洗,一只遍体苔藓的小船上扔着半截木桨。 

秋阳下,一江瑟瑟芦花白。古城岩上万寿塔遥遥相对,水蓝桥卧波如虹。 

老街快走到尽头了,苍翠的田野已隐隐可见。 

几个老店铺扎堆一样在下街的一隅。 

铁器店。店堂的地上堆着一溜子铁锅,圆凸的锅底朝上,发出冷凛的青灰色的光;墙上,则是锄耙镰诸农具。不用想这是前店后坊,后面炉火熊熊,打铁“当当”。吆喝了几声,却是无人应答,整个店铺一如冰冷的这堆铁器。 

豆腐店。同样是没有店幌,老宅里,一位老人、一位中年妇女,在操持着从黄豆到豆腐的全过程。 

中年妇女的丈夫,拉着三轮车一早到镇上卖豆腐去了。店主是老人,名叫杜延年,今年已经92岁了。他告诉我,从他爷爷开始,他家四代就在老街上做豆腐,他是从15岁起,就跟在后面学,已经70多年了。 

毕竟年纪大了,现在做豆腐的“主力”是小女儿与小女婿,每天也只做四十斤左右的豆子。这是个辛苦活,每天早晨四点钟就得起床忙活:从豆子用电动磨打磨成浆,到白白的豆腐做成,得要两三个小时。早上6点30分,杜家女婿将新鲜出炉的豆腐搬运到三轮车上,到老街的菜市场去卖。 

电动磨是他们唯一的非手工工具,其余的皆手工完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快不得,豆腐是否好吃,除了原料、水之外,亦取决于时间、工艺、工序诸因素,唯有手工,才能拿捏得精准到位。 

杜家做豆腐似乎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几十年不变,已然一种生活习惯了。鲜豆腐1.5元一块,豆腐干10元一斤,小本买卖,每天中午就收摊子了。杜家女儿还抽空收拾菜园,老爷子则坐在旧藤椅上看报纸,也凑几个老人打牌下棋。他精神头很不错,每天早晨都喝一碗刚出锅的豆浆。 

我买了一包豆腐干,当零食吃。一本闲书,一杯热茶,三五块豆腐干,细嚼慢咽,打发着时光。 

倘若有客来,且又是个酒徒;不妨再添一碟花生米,亦可对酌几两。 

紧邻着的,是一家糕点店,也是手工的。堂屋里,弥漫着炒磨芝麻的香味。大方桌上,红彤彤的一片,一对中年夫妇,在包“顶市酥”。它又称麻酥糖,是徽州特色糕点,始产于南宋,闻名于明清。俗称“红纸包”,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的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 

阳光从天井里泻下,倒更使大堂显得幽暗,桌上的红色也变得深沉。两口子的专心致志与心无旁骛,让包的过程有了一种仪式感。每累积到一定程度,女的就二十个码成一个有棱有角的大包包起来,然后盖上一方红纸,用细细的草绳扎紧。模样既乡土,又喜庆。 

一切如同过去。唯一不同的是扎大包的纸过于光滑平整,以前用的是粗糙的马粪纸,上面的草屑稻壳都清晰可见。 

我还是喜欢那种土得掉渣的质感。




古徽州的乡镇,大抵都有一条老街,依水而建,沿江(河)而行,如流口、溪口、五城、渔亭、万安、朱村……也曾店铺林立,商贾横行,繁华竞逐。陆路一旦开通,便一蹶不振,几乎都走上了破败萧索的不归路。 

感觉构架还在的,唯万安老街耳。这条当年有着“大大万安街,小小休宁城”的地方,人气尚存的,也只有乡政府及罗盘博物馆所在的上街方寸之地。移步中街,过了桥,就是一派老气横秋了。 

老人,老宅,从老院墙里斜逸出的老树桠……老旧的时光,在寂静的石板路上徐徐缓缓地铺陈。老店铺褪色的字号依稀可见,两扇门板紧闭,关合处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老锁。 

黄六六老师傅的剃头店在中街。 

不足10平方米的店铺,一张斑驳铁制理发椅、一把剃头刀、修面刀、一条荡刀布…… 

黄师傅在笑眯眯地“修理”一个白发苍苍的脑袋。 

他已经快80岁了,从十几岁入行当学徒,六十年的“顶上功夫。” 

黄师傅剃头没有一点花架子。他认为这门手艺最基本的技术,就是剃头和刮脸;当然,还要学会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修整胡须和头、面、颈肩部的按摩技术。 

都完成了,最后给客人打照背镜:满意不满意? 

一个剃头匠,得要有匠心。这不,客人正躺在椅子上很受用,像是要睡着了。我很想让黄师傅“修理”一番,只需区区10块钱。无奈三天前刚理过,多少让他老人家无从下手哦!何况一边还有三四位老人候着,都是七老八十的老街坊。 

年轻人不来这里。“剃一个少一个”,这话说起来很有些悲凉。 

老街每走几十米,就有一段麻石台阶往下延至横江水边,大大小小的水埠头,当年就是一个系缆泊船的小码头,催生着万安老街上车水马龙,人间烟火。店铺400多家,行业100多种,据说是徽州一府六县最长的商业街。而今冷清寥落得只有几个妇人在青石板上捶衣浣洗,一只遍体苔藓的小船上扔着半截木桨。 

秋阳下,一江瑟瑟芦花白。古城岩上万寿塔遥遥相对,水蓝桥卧波如虹。 

老街快走到尽头了,苍翠的田野已隐隐可见。 

几个老店铺扎堆一样在下街的一隅。 

铁器店。店堂的地上堆着一溜子铁锅,圆凸的锅底朝上,发出冷凛的青灰色的光;墙上,则是锄耙镰诸农具。不用想这是前店后坊,后面炉火熊熊,打铁“当当”。吆喝了几声,却是无人应答,整个店铺一如冰冷的这堆铁器。 

豆腐店。同样是没有店幌,老宅里,一位老人、一位中年妇女,在操持着从黄豆到豆腐的全过程。 

中年妇女的丈夫,拉着三轮车一早到镇上卖豆腐去了。店主是老人,名叫杜延年,今年已经92岁了。他告诉我,从他爷爷开始,他家四代就在老街上做豆腐,他是从15岁起,就跟在后面学,已经70多年了。 

毕竟年纪大了,现在做豆腐的“主力”是小女儿与小女婿,每天也只做四十斤左右的豆子。这是个辛苦活,每天早晨四点钟就得起床忙活:从豆子用电动磨打磨成浆,到白白的豆腐做成,得要两三个小时。早上6点30分,杜家女婿将新鲜出炉的豆腐搬运到三轮车上,到老街的菜市场去卖。 

电动磨是他们唯一的非手工工具,其余的皆手工完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快不得,豆腐是否好吃,除了原料、水之外,亦取决于时间、工艺、工序诸因素,唯有手工,才能拿捏得精准到位。 

杜家做豆腐似乎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几十年不变,已然一种生活习惯了。鲜豆腐1.5元一块,豆腐干10元一斤,小本买卖,每天中午就收摊子了。杜家女儿还抽空收拾菜园,老爷子则坐在旧藤椅上看报纸,也凑几个老人打牌下棋。他精神头很不错,每天早晨都喝一碗刚出锅的豆浆。 

我买了一包豆腐干,当零食吃。一本闲书,一杯热茶,三五块豆腐干,细嚼慢咽,打发着时光。 

倘若有客来,且又是个酒徒;不妨再添一碟花生米,亦可对酌几两。 

紧邻着的,是一家糕点店,也是手工的。堂屋里,弥漫着炒磨芝麻的香味。大方桌上,红彤彤的一片,一对中年夫妇,在包“顶市酥”。它又称麻酥糖,是徽州特色糕点,始产于南宋,闻名于明清。俗称“红纸包”,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的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 

阳光从天井里泻下,倒更使大堂显得幽暗,桌上的红色也变得深沉。两口子的专心致志与心无旁骛,让包的过程有了一种仪式感。每累积到一定程度,女的就二十个码成一个有棱有角的大包包起来,然后盖上一方红纸,用细细的草绳扎紧。模样既乡土,又喜庆。 

一切如同过去。唯一不同的是扎大包的纸过于光滑平整,以前用的是粗糙的马粪纸,上面的草屑稻壳都清晰可见。 

我还是喜欢那种土得掉渣的质感。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