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漫步在上派滨河公园的林间小路上,心情舒缓。这里远离街心公园的喧嚣,人影稀少,安静祥和。
夕阳映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枝萌发了嫩芽,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略带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大地复苏的气息,余辉柔和安静。我喜欢这种安静,我更喜欢眼前这满园的梅花。从前几日的含苞待放,到现在的花满枝头,我几乎每天都要散步到此,驻足观看,领略“看花须看未开时”的意境。
天气渐暖,公园里的梅花次第开放,令人猝不及防。因为除了梅花,整个公园还是一片萧瑟。水,依然冰凉;风,依然料峭。但是,寒风中的梅花傲然绽放,为早春二月带来一抹靓丽,一份惊喜。梅花盛开时,没有绿叶的点缀,那稀稀疏疏的花,颤巍巍地探出头来,不出三两日,花儿就像事先约好赶集似的,竞相怒放。
公园的梅花,五片粉红朴素的花瓣,把这片天地染成一片春色,红的艳丽,粉的娇媚,白的淡雅,未开放的花蕊欲说还休,望着这一朵朵梅花,灿如云霞,令人心旷神怡。
远看,偌大的公园一树树梅花,枝条上只见花,不见叶子。一朵花,不起眼,梅花凭着成千上万朵的集群优势,随坡就势,姹紫嫣红,错落有致,形成花的海洋。
近观,那一串串梅花,花瓣很小,整朵花也就指甲盖大小,花朵疏疏朗朗,并非簇拥成团。但它的每根枝条都绽放出花来,一枝也不落下,有白有红,就像少女羞怯的粉腮。枝条上除了绽放的花朵,还有含苞待放的花蕾,亦如娇羞少女抿着樱桃小嘴,惹人怜爱。
自古以来,许多诗人称赞过梅花。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表明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一代伟人毛泽东读陆游的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更妙的是,就连纸上梅花也备受人们青睐,如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诗人梅花般的情怀。
梅花,中国人眼中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向来为我国人民所尊崇。北宋诗人林和靖歌颂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诗人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
肥西,素有“花木之乡”的美誉,林场、公园、乡村更是规模化地种植梅树。三岗村地处县城西南,交通便捷。由原松岗、孔岗、阮岗三村合并而成,故名三岗,为肥西县苗木花卉的发源地。三岗村的花卉苗木闻名全国,给苗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新春伊始,从“中国中部花木城”向北,走进三岗村的土地,只见漫山遍野的花卉苗木,花香伴随着春风扑面而来,苗农正在给苗木整枝、施肥、补栽移植。三岗村全村有1000余农户种植经营苗木,建设了万亩苗木基地。从前,这里还是一片贫瘠的岗地,农民靠种植农作物,收入很低。改革开放以后,三岗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部分苗农的带动下,利用岗地适宜花木种植的土壤,开展苗木花卉种植栽培,如今生产网点早已遍及全县各乡镇,还建立了肥西县三岗苗木基地网站,利用互联网向全国客商出售花卉苗木。
多年前,老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涧边都随意栽有数株梅树。每到梅花含苞待放时,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带着拉杆箱、背着行李,陆续返乡过年。朵朵梅花,犹如一盏盏灯笼,照亮了寂寥的山坡,照亮了沉睡的村庄,也照亮了游子回家的路。
后来,我离开了老家的村庄,外出求学直到工作。每当看到梅花,眼前总会浮现小时候的那幅“梅下牧牛图”。我欣赏梅花,不仅因其凌寒而来,迎风傲雪的坚韧。欣赏她悄然开放的品格,欣赏她毫不炫耀的气质,更欣赏她无意争春的豁达。亦如家乡人民“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勤劳朴实的品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报春的梅花,在早春二月的萧瑟中,带给人们一缕春光,一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