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王瑶:书写日常,连通古今——吴少东诗歌简评

©原创 2021-03-24 16:16

“我既不是学院派,也不是民间派。我试图走的是第三条路,努力把古典和现代打通,把汉语的灵魂和精华,用到现代性的表达里面,用一种新的汉语气象表达出来,用最简洁、最精准的词去表达万物的动与静。”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吴少东诗歌写作的问题意识和艺术立场,即写诗不完全凭才情,也要对“汉语气象”和语言风格有所领悟和思考,要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这些思考,恐怕正是一位诗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在一篇访谈中,吴少东谈到:“我喜欢从日常着手,绝不去写我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更不会写我没有感情的东西。试想一下,自己都没有感情、都提不起兴趣,还非要去写,那对自己和读者,都是一种欺骗和折磨。”也许有不少人都认为诗歌离自己很远,恐怕一方面是因为将诗歌看得过于玄妙,另一方面将日常生活看得过于琐碎乏味。而吴少东则致力于打通二者,不仅仅是赋予日常生活以诗意,更是以观察者、思考者的眼光去打量日常生活,从而发现日常生活的丰富况味。《描碑》便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她活着时/我们就给她立了碑/刻她的名字在父亲的右边/一个黑色/一个红色/每次给父亲上坟/她都要盯着墓碑说/还是黑色好/红色扎眼”。“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分明是两个离得很近的名字,却被一红一黑的“幕帷”隔开了生死的遥远:“红与黑/是天堂幕帷的两面/是她与父亲的界限”。将墓碑上母亲的名字由红描黑,这样触手可及的事,便是诗歌的开始。又如《苹果》中因儿子不愿吃而削去的苹果皮,《雨声》中被噩梦惊醒的诗人自己,几乎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每一时每一刻的事情,通常人们或许不会着墨下笔,而吴少东却以敏锐的诗心捕捉到了这些琐碎的细节,他的诗正是从身边来,从日常中来。 

在《立夏书》《夏至》《秋风过》《在茗州》等许多诗篇中,吴少东对中国传统的节气文化均有提及。《在茗州》的第一节罗列了春季的节气,以“茗州在农历里/足火提香”作结。不仅文字上读来节奏紧凑有致,在画面上,仿佛是给读者递上了一只走马灯,能看见各个时节的茗州在眼前流转,最终走进谷雨的灵泽中。《立夏书》的最后一节写道:“这一日的前行/几乎颠覆我/对农历的看法”;在《秋凤过》中,诗人又写道“我曾反复推算农历的运行/寒露,霜降和候鸟的归期”。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的历法,自然属于“古典”范畴,它们作为“颠覆了诗人看法”的,甚至是起到“提香”作用的点睛之笔,出现在代表着“今天”的现代诗中,“古”与“今”在形式上结合。再读《在茗州》的二三节:“雨水/落在率水河/翻过山岭的绿和腐烂一起蔓延/释负的水/香气高远”,“我愿折断心叶/在你寂寥、温醇的怀里/像雨中的茶山/像杯中的茶叶浮沉/但一生只有一次的腐烂”,汉语独有的古韵风姿,将读者带入山岭绿意绵延,茶叶香高气远的禅境。吴少东将古典的气质植入现代诗的思维,又将古与今内在交融。诗人携着满怀的热忱与期望,以诗为媒介将古与今紧紧连结起来。文化传统是吴少东诗歌的养分。 

已过知天命之年,吴少东的诗中逐渐涌动出中年人的隐忍与沉郁。《向晚过杉林遇吹箫人》中多次写到“不理”、写到“让过”,一句“我让过我自己”,让人仿佛看到中年诗人寂寞的转身,目送已逝的青春走过。诗人感受着“中年的徒劳”,但仍表现出沉稳的力量:“转身后/想了想/这些年我背负的诗句与切口/六孔的/八孔的/像一管箫/竹的习性还在”。于是,诗人慨叹:我颓废的中年似乎尚未出现!业已中年,吴少东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找到静谧的一隅,铺就诗歌的幽径。“我写下的,都是我亲历的、思考的。我写下的每个字都是真诚的,诗与人是合一的。写心,写自己,写生存的状态与环境,写热爱与悲悯。我想与这世界心灵相交。” 

吴少东的诗观是真诚,他的诗作着手现实,连通古今,也直面自己,的的确确建立了独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践行了他的诗观。作为一个诗人他已成熟,而他的精神土壤仍在萌生新芽。


“我既不是学院派,也不是民间派。我试图走的是第三条路,努力把古典和现代打通,把汉语的灵魂和精华,用到现代性的表达里面,用一种新的汉语气象表达出来,用最简洁、最精准的词去表达万物的动与静。”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吴少东诗歌写作的问题意识和艺术立场,即写诗不完全凭才情,也要对“汉语气象”和语言风格有所领悟和思考,要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这些思考,恐怕正是一位诗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在一篇访谈中,吴少东谈到:“我喜欢从日常着手,绝不去写我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更不会写我没有感情的东西。试想一下,自己都没有感情、都提不起兴趣,还非要去写,那对自己和读者,都是一种欺骗和折磨。”也许有不少人都认为诗歌离自己很远,恐怕一方面是因为将诗歌看得过于玄妙,另一方面将日常生活看得过于琐碎乏味。而吴少东则致力于打通二者,不仅仅是赋予日常生活以诗意,更是以观察者、思考者的眼光去打量日常生活,从而发现日常生活的丰富况味。《描碑》便是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她活着时/我们就给她立了碑/刻她的名字在父亲的右边/一个黑色/一个红色/每次给父亲上坟/她都要盯着墓碑说/还是黑色好/红色扎眼”。“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分明是两个离得很近的名字,却被一红一黑的“幕帷”隔开了生死的遥远:“红与黑/是天堂幕帷的两面/是她与父亲的界限”。将墓碑上母亲的名字由红描黑,这样触手可及的事,便是诗歌的开始。又如《苹果》中因儿子不愿吃而削去的苹果皮,《雨声》中被噩梦惊醒的诗人自己,几乎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每一时每一刻的事情,通常人们或许不会着墨下笔,而吴少东却以敏锐的诗心捕捉到了这些琐碎的细节,他的诗正是从身边来,从日常中来。 

在《立夏书》《夏至》《秋风过》《在茗州》等许多诗篇中,吴少东对中国传统的节气文化均有提及。《在茗州》的第一节罗列了春季的节气,以“茗州在农历里/足火提香”作结。不仅文字上读来节奏紧凑有致,在画面上,仿佛是给读者递上了一只走马灯,能看见各个时节的茗州在眼前流转,最终走进谷雨的灵泽中。《立夏书》的最后一节写道:“这一日的前行/几乎颠覆我/对农历的看法”;在《秋凤过》中,诗人又写道“我曾反复推算农历的运行/寒露,霜降和候鸟的归期”。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的历法,自然属于“古典”范畴,它们作为“颠覆了诗人看法”的,甚至是起到“提香”作用的点睛之笔,出现在代表着“今天”的现代诗中,“古”与“今”在形式上结合。再读《在茗州》的二三节:“雨水/落在率水河/翻过山岭的绿和腐烂一起蔓延/释负的水/香气高远”,“我愿折断心叶/在你寂寥、温醇的怀里/像雨中的茶山/像杯中的茶叶浮沉/但一生只有一次的腐烂”,汉语独有的古韵风姿,将读者带入山岭绿意绵延,茶叶香高气远的禅境。吴少东将古典的气质植入现代诗的思维,又将古与今内在交融。诗人携着满怀的热忱与期望,以诗为媒介将古与今紧紧连结起来。文化传统是吴少东诗歌的养分。 

已过知天命之年,吴少东的诗中逐渐涌动出中年人的隐忍与沉郁。《向晚过杉林遇吹箫人》中多次写到“不理”、写到“让过”,一句“我让过我自己”,让人仿佛看到中年诗人寂寞的转身,目送已逝的青春走过。诗人感受着“中年的徒劳”,但仍表现出沉稳的力量:“转身后/想了想/这些年我背负的诗句与切口/六孔的/八孔的/像一管箫/竹的习性还在”。于是,诗人慨叹:我颓废的中年似乎尚未出现!业已中年,吴少东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找到静谧的一隅,铺就诗歌的幽径。“我写下的,都是我亲历的、思考的。我写下的每个字都是真诚的,诗与人是合一的。写心,写自己,写生存的状态与环境,写热爱与悲悯。我想与这世界心灵相交。” 

吴少东的诗观是真诚,他的诗作着手现实,连通古今,也直面自己,的的确确建立了独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践行了他的诗观。作为一个诗人他已成熟,而他的精神土壤仍在萌生新芽。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