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张建春:说说大鼓书

©原创 2021-02-09 17:36

我是伴随着大鼓书的鼓点长大的。至少,大鼓书是我的文学启蒙者,大鼓书艺人则是我的第一个文学老师。目不识丁没关系,故事听得明白,说唱听得懂。 

冬天寒来,田地里的活渐渐收底,人也闲了下来。村子里就有人挑头,一家家走动:从大户人家募个五升米,小户人家募三升。一个郢子二十多户人家,聚少成多,掂掂口袋,上百斤米有了。郢子里的人开始传言,大鼓书就要上演了。 

事实正是如此。百十斤大米,足以请一个说书人说上半个月,半个月可以把《说岳》全本说唱完了。 

说书人的选择是有讲究的,有的说得好,有的唱得讲究;有的文气,有的粗犷;有的干净,有的粗口不断;有男的,有女的;有明眼人,也有瞎子……郢子主事人最后决断,请说唱俱佳的李二木来说。 

李二木如约前来,书场摆在钗婶家。钗婶家三间堂屋敞开,坐个三五十人不在话下。当然凳子自带,钗婶家没这么多板凳。 

一个八仙桌摆在堂屋的上首,一面大鼓支在六角架上。夹板陈旧,占了桌子一角;桌上还放有醒木一枚,枣木的,黝黑发亮。 

灯明灭不定,一盏煤油灯羞羞答答,仅照亮了八仙桌周边方圆。灯油钱是从募来的米中扣下的,一晚半升米,测算过,有节余。 

最先到的是李二木。不惊不乍的一个人,五十上下年龄,眯缝着眼,似还在半眠中。李二木有一下无一下地敲着大鼓,鼓声先缓后急。鼓点传出,如在催人快快来,快快来。 

人陆陆续续地上了。李二木打起精神,鼓过三遍,清了清嗓子:好了,好了,大鼓敲起来,竹板打起来,我先来说段故事,算是给诸位送个手。 

送手的故事称之为“书头”,如同放故事片前的加映片。书头多搞笑,荤的素的一起来,把先来的人稳住了。 

人上得差不多了,李二木的书头正说到了尾声。李二木兀自从鼓架前站起,右手鼓槌如舞点在鼓面上密密走动,左手竹夹板似风雨交加,一阵接着一阵。 

“啪”,枣木醒木在八仙桌上脆声发言,李二木精神抖擞像是变了个人。 

“好了,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人也到不少了,闲话少叙,书归正传,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李二木吊胃口了,略加停顿,歇下鼓槌,伴着夹板的节奏,沙哑嗓子唱道:说的是满门英雄《杨家将》,赤胆忠心保国家…… 

包袱抖开了,一郢子的听众竖起了耳朵。 

听众不分老幼,不分妇孺,一律地喜欢。过去的乡间少有文娱活动,大鼓书也因此经久不衰。无须多大的场地,无须电力灯光,说书人也无须有多高深的文化,口口相传,再加上自己的演绎,书说得越来越精彩,听众也越来越多,甚至上了瘾。一到冬天,不听个十天半个月的大鼓书,好像就过不了年。 

听书还有个好处,不误手中的活,女人纳鞋底,男人捻线锤,老人剥花生,书听进去,手上的活也干了一套套。也有出岔头的,听到紧张处,纳鞋底的大针扎了手,“哦”的一声,恰迎合了李二木鼓书的情节。 

李二木开始卖关子了,最紧张时突然停了说唱:要知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关键时停板,听书的人心急火燎。有人给李二木递上一根烟,他随之点上了,深深吸一口,憋了半天才吐出;有人续上水,李二木浅浅喝一口,算是润润嗓子;还有人开半荤半素的玩笑,看着李二木说,也不知说的是谁,说的有心,听的有意,但也仅是可意会不可言传。 

又是一声醒木响,下回书开始,众人为李二木书中的人,提心吊胆又开始了。 

夜深了,书一关关说下去。鼓声咚咚,眼见鸡叫头遍了。 

如此,风雨无阻半个月,大鼓书《杨家将》说完了,留下的是众乡亲依依不舍,和一阵阵的唏嘘,为古人担忧呢。 

书说完了,听书的瘾过了,但说书的风还得刮一阵。一些人学着李二木的腔调:“罢了,罢了,罢了吧,上回书说道……”还真有几分味道。 

李二木的书说得好,乡亲们议论,明年早早约时间,还得请他。关于李二木说道的多。比如,他和邻村的二寡妇相好,二寡妇爱听书,李二木给她说专场;比如,李二木收了三个徒,个个说得好,怕要撬了李二木的生意;比如,李二木说的古书,阳间人爱听,死了的人活着听上了瘾,在阴间受不了无大鼓书的寂寞,专在夜里拦下李二木,让他说。确实有人发现,大早晨天麻麻亮,李二木在坟场把鼓敲得滴水不漏。 

人鬼都爱,说书人李二木有头绪。 

事实上,行走在那个年头的说大鼓书人有一批,各有绝活,但万变不离其宗“说的比唱的好”,说是唱,唱是说,说唱合一。 

在过去的乡村,说书是门技艺,凭这技艺能养活人,能将日子过得比别人滋润。也正是这些说书人,给了我少年时特有的营养,我所知道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说岳》《杨家将》《花木兰》等,最初都是大鼓书给我的。后来读《三国演义》等古籍,突然发现书上写的,还真没有说书人李二木等讲的精彩。高手在民间,大鼓书艺人,乃高人。 

相信否?大鼓书,如今我还能说上几段。



我是伴随着大鼓书的鼓点长大的。至少,大鼓书是我的文学启蒙者,大鼓书艺人则是我的第一个文学老师。目不识丁没关系,故事听得明白,说唱听得懂。 

冬天寒来,田地里的活渐渐收底,人也闲了下来。村子里就有人挑头,一家家走动:从大户人家募个五升米,小户人家募三升。一个郢子二十多户人家,聚少成多,掂掂口袋,上百斤米有了。郢子里的人开始传言,大鼓书就要上演了。 

事实正是如此。百十斤大米,足以请一个说书人说上半个月,半个月可以把《说岳》全本说唱完了。 

说书人的选择是有讲究的,有的说得好,有的唱得讲究;有的文气,有的粗犷;有的干净,有的粗口不断;有男的,有女的;有明眼人,也有瞎子……郢子主事人最后决断,请说唱俱佳的李二木来说。 

李二木如约前来,书场摆在钗婶家。钗婶家三间堂屋敞开,坐个三五十人不在话下。当然凳子自带,钗婶家没这么多板凳。 

一个八仙桌摆在堂屋的上首,一面大鼓支在六角架上。夹板陈旧,占了桌子一角;桌上还放有醒木一枚,枣木的,黝黑发亮。 

灯明灭不定,一盏煤油灯羞羞答答,仅照亮了八仙桌周边方圆。灯油钱是从募来的米中扣下的,一晚半升米,测算过,有节余。 

最先到的是李二木。不惊不乍的一个人,五十上下年龄,眯缝着眼,似还在半眠中。李二木有一下无一下地敲着大鼓,鼓声先缓后急。鼓点传出,如在催人快快来,快快来。 

人陆陆续续地上了。李二木打起精神,鼓过三遍,清了清嗓子:好了,好了,大鼓敲起来,竹板打起来,我先来说段故事,算是给诸位送个手。 

送手的故事称之为“书头”,如同放故事片前的加映片。书头多搞笑,荤的素的一起来,把先来的人稳住了。 

人上得差不多了,李二木的书头正说到了尾声。李二木兀自从鼓架前站起,右手鼓槌如舞点在鼓面上密密走动,左手竹夹板似风雨交加,一阵接着一阵。 

“啪”,枣木醒木在八仙桌上脆声发言,李二木精神抖擞像是变了个人。 

“好了,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人也到不少了,闲话少叙,书归正传,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李二木吊胃口了,略加停顿,歇下鼓槌,伴着夹板的节奏,沙哑嗓子唱道:说的是满门英雄《杨家将》,赤胆忠心保国家…… 

包袱抖开了,一郢子的听众竖起了耳朵。 

听众不分老幼,不分妇孺,一律地喜欢。过去的乡间少有文娱活动,大鼓书也因此经久不衰。无须多大的场地,无须电力灯光,说书人也无须有多高深的文化,口口相传,再加上自己的演绎,书说得越来越精彩,听众也越来越多,甚至上了瘾。一到冬天,不听个十天半个月的大鼓书,好像就过不了年。 

听书还有个好处,不误手中的活,女人纳鞋底,男人捻线锤,老人剥花生,书听进去,手上的活也干了一套套。也有出岔头的,听到紧张处,纳鞋底的大针扎了手,“哦”的一声,恰迎合了李二木鼓书的情节。 

李二木开始卖关子了,最紧张时突然停了说唱:要知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关键时停板,听书的人心急火燎。有人给李二木递上一根烟,他随之点上了,深深吸一口,憋了半天才吐出;有人续上水,李二木浅浅喝一口,算是润润嗓子;还有人开半荤半素的玩笑,看着李二木说,也不知说的是谁,说的有心,听的有意,但也仅是可意会不可言传。 

又是一声醒木响,下回书开始,众人为李二木书中的人,提心吊胆又开始了。 

夜深了,书一关关说下去。鼓声咚咚,眼见鸡叫头遍了。 

如此,风雨无阻半个月,大鼓书《杨家将》说完了,留下的是众乡亲依依不舍,和一阵阵的唏嘘,为古人担忧呢。 

书说完了,听书的瘾过了,但说书的风还得刮一阵。一些人学着李二木的腔调:“罢了,罢了,罢了吧,上回书说道……”还真有几分味道。 

李二木的书说得好,乡亲们议论,明年早早约时间,还得请他。关于李二木说道的多。比如,他和邻村的二寡妇相好,二寡妇爱听书,李二木给她说专场;比如,李二木收了三个徒,个个说得好,怕要撬了李二木的生意;比如,李二木说的古书,阳间人爱听,死了的人活着听上了瘾,在阴间受不了无大鼓书的寂寞,专在夜里拦下李二木,让他说。确实有人发现,大早晨天麻麻亮,李二木在坟场把鼓敲得滴水不漏。 

人鬼都爱,说书人李二木有头绪。 

事实上,行走在那个年头的说大鼓书人有一批,各有绝活,但万变不离其宗“说的比唱的好”,说是唱,唱是说,说唱合一。 

在过去的乡村,说书是门技艺,凭这技艺能养活人,能将日子过得比别人滋润。也正是这些说书人,给了我少年时特有的营养,我所知道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说岳》《杨家将》《花木兰》等,最初都是大鼓书给我的。后来读《三国演义》等古籍,突然发现书上写的,还真没有说书人李二木等讲的精彩。高手在民间,大鼓书艺人,乃高人。 

相信否?大鼓书,如今我还能说上几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