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楼办公多时,第一次遇到停电。因为配电网技改工程施工,月11日从早上七点停到晚上七点。昨天下班才从门口看到通知,为此,并没有太多的提前准备。今天一早爬了十多层楼梯的我,明显感到体力不支,加上抵达办公室没有空调电扇,33度的高温已让我汗流浃背,靠在椅子上,拿着几页纸张扇了许久后,才算安定下来。
网络不通、电话不通、电脑开不了机,对于业已习惯电子化办公的我们,无疑面临一天的工作停滞。既然辛苦爬上来,总不能浪费这一整天的时光吧。
简单收拾了下桌面,发现也就是桌上这台电脑和我最“亲昵”,每天一早打开,下班才关掉。桌子的一角堆了厚厚一摞杂志、报纸,高度约三四十公分,许多天未打扫,表面已蒙上薄薄一层灰。我挪过来翻看了下,都是2020年自己订的报刊杂志,有为了提升专业水平订的《教育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有为了业余爱好订的《诗刊》《读者》,还有为关注小孩成长订的《学前教育》《儿童文学》《当代家庭教育报》等,数十种读物,不管是月刊、季刊还是周报,侧面雪白的纸的纹理,无不表明多数读物是翻都未翻的。
偶有清闲的午后,阅读最多的当属《诗刊》了。清爽的白纸金字封面,内页是分行的文字长短排列,带人走进一处处诗意的佳境,是繁忙生活中心灵片刻的休憩处。面对那些学术刊物,我甚是愧疚。以往或疲于其密密麻麻的文字,或苦于其高深不解的理论,或倦于其精细繁杂的计算,偶有开卷之时,但一篇文章未读完便已疲乏不堪。说到底,是自己懒惰,没有沉下心排除杂念,是缺少钻研的一股劲,是对困难的畏惧。而在平日的时光里,“忙”多是借口,时间挤一挤或合理安排一下总是有的。或许就是这份习惯,淹没于繁琐的工作和钻研精神的缺乏。这些年来,自我评估业务水平虽有提升,但知识理论储备甚是欠缺。
趁着停电的时光,我分类整理好桌面的这摞书,并用一个小时时间仔细读完了一篇教育理论文章。发现并非我想象那么难、那么读不下去,顺着作者的构思脉络,前因后果了然于心,且收获满满。
一整天过去,只有一份略急的材料因为网络不通只能改到明天提交,其它工作也都暂缓处理。没有空调电扇的一天,因为坐下来安静读书、思考,竟也不觉得那么热和烦躁。
我想感谢这次停电。停电,让忙碌的工作暂停了脚步,让我重新审视了习以为常的工作模式,让我明白了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忽视了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也让我重新规划了以后的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