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余奶,阿奶昨天包的蜜枣粽子,让我送给你们尝尝。”门口站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叫小莉,是婆婆闺蜜家的孙女。婆婆笑眯眯地接过小莉送的一包粽子,让坐,喝茶,闲聊。我从冰箱里拿出两袋鸡头果,做为回礼,让小莉带给她奶奶。
我和公婆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打我结婚那时起,婆婆和她的五六个闺蜜们,一直保持着逢年过节彼此送礼的习俗。大到儿子女婿们钓的鱼虾、外出旅游买的土特产,小到各自做的包子粽子酱菜,或农村亲戚带来的土鸡蛋、青菜,她们都彼此把这些送到各自家里,再聊聊各自的柴米油盐、各家的老伴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搬到城外,走动不方便了,就让她们的子女骑上车,一家家送。如今,她们的孙辈们都是二十多岁了,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由各自的孙辈们完成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收到礼物的一方,会提前准备一份薄礼,做为回礼,让送礼的孩子们带回去。仿佛收到礼物后,这年节才像个完整的年节。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生活需要仪式感。
如梭的岁月,把婆婆和她的闺蜜们熬出了花白的头发、眼角嘴边波澜不惊的皱纹,熬出了生活中浓浓的温情。但无情的岁月也带走了两位和蔼的老婆婆,她们聚会的次数也相应地减少了。可是,逢年过节,相互送礼的习俗,由她们的子女或孙辈们延续了下来。
礼轻,情意重。有时,我们作为子女的偶尔也会吐槽:开车为了老一辈那一份节礼,有时停车没在意,会被罚款,或堵车耽误了许多事。但,我们还是会继续送礼与回礼,我们的子女已经接过这种形式的接力棒,乐此不疲地做着送礼与回礼的事儿。如今,第三代们如我女儿这一辈,若出个门,看到心仪的小礼物,也会不自觉地多买几份,作为她奶奶逢年过节送闺蜜们的礼物。
日子就这样在年与节的交替中,在子孙们彼此送礼与回礼中,在匆匆岁月的平淡与沧桑中流逝。而一种习惯,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几家人中延续了几代人,彼此有一种时时被牵挂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