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始终坚持以能力为先、服务为本、创新为要,着力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服务群众的“最美一公里”。
坚持能力为先,锻造基层治理“主力军”。织密“前哨网”。实施网格“1+1”工作模式,科学划分141个基础网格,建立56个网格党组织,明确网格员政策宣传、便民服务、隐患排查、矛盾调处等工作职责,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和处置。锻造“先锋队”。实施“头雁领航”培育工程,举办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2期,鼓励支持30余名村(社区)干部及后备力量参与学历提升计划,提高基层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建强“服务链”。深化在职党员“三报到”机制,根据其性别、年龄、职业以及特长等,组建“宣讲团”“劝导队”等6支服务队伍,开展政策宣讲、文明劝导、纠纷调解等活动20余次,引导更多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亮身份、树标杆、作表率。
坚持服务为本,畅通惠民利民“连心桥”。推行“点单式”服务。构建“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的闭环服务管理体系,在各村主要路口、文化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有事请找我”公示牌,发放“与您心连心”服务卡530余张,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组织党员开展“按需上门”服务120余次,提供代购代办、照料陪伴等个性化帮扶,实现服务“精准滴灌”。深化“一站式”服务。实施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工程,高标准打造“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4个,设置“一岗通办”专员8名。落实“首问负责制”,推动民政、社保等服务资源下沉。实现“协同式”服务。每月更新党群服务活动清单,动员“五老”人员、青年党员、“法律明白人”、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解决墙面老化、下水道排水等民生实事24件,开展反电诈宣传、未成年人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20场次,实现“民呼我应、民呼我为”。
坚持创新为要,激活源头化解“动力源”。夯实“基础盘”。创新“三米巷”调解机制,依托百姓说事点、红色邻里委员会、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等载体,通过拉家常、问冷暖、交心声,以故事促共情、以共情化心结,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造“加油站”。深化“行为换积分、积分兑物品”机制,设置积分超市,将环境整治、调解纠纷、志愿服务等行为纳入积分范畴,优先推荐参加“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引导村民踊跃参与,兑换积分,以“小积分”激发“大能量”。架设“连心桥”。立足“服务+治理”职能定位,推行“五个一”工作法,围绕土地延保、医保政策等群众关切事项,召开“田间夜话”“板凳会”等30余场次,引导群众共商共议共治,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王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