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歙县金川乡:念好“三字经”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

2025-06-23 08:08

近年来,歙县金川乡聚焦“林”先发展,围绕林业产业念好延、拓、保“三字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金川乡立足山核桃主产区的优势,延伸管理触角。率先在伏黄村划片500亩山核桃示范基地,积极推行片区生态治理,促进山核桃产业绿色发展。2021年3月,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基地内对5至15年树龄的树木进行5-7米打顶矮化修枝试验,在整个天目山脉大产区的历史发展中属首创。到2023年9月,该矮化区片产果脯达到了上一年的4倍。全面生物防控张挂诱虫黄板和石硫合剂涂白,有效防控了山核桃的蚜虫、花蕾蛆和干腐病。两年内果园内病虫害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点。2022年,基地的生态治理山核桃林地面积扩展到1500亩。在部分退化林区,依托县政府香榧发展项目,套种香榧苗260亩,成活率达95%以上,2024年基地建设实施了国土绿化项目-退化林修复500亩,补植香榧2000株、绿萼梅2000株。成活率达90%以上。通过延伸管理举措转会成果农又一个绿色增收渠道。

三年来,生态治理模式不断深化,向“四统三禁一全托”转变。2024年首创实施‘一元钱大托管’模式,即托管农户仅需出资1元/株委托合作社代为管理,合作社组织在村劳动力进行集约经营,降低管理成本,且优先优价收购果实;并约定第一年对协议购销户给予返还托管费用进行鼓励;另针对无劳力户实行全托管,按比例收益分成。

在乡域内长源村率先拓展林下中草药种植经济,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树上黄金果、林下中草药” 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在巩固原有中药材“山茱萸”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山核桃树林地空间和资源,套种前胡、黄精、刘寄奴(俗名六月雪)等中草药,实现了“一棵树(山核桃、山茱萸混交)+一垄药(中草药)”的复合经营。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林地利用率,还通过山核桃和中草药的协同生长,改善了林地生态环境,减少了病虫害发生。2024年,长源村在大岭后建设50亩林下套种示范基地,带动全村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面积达300亩。据测算,林下套种中草药每亩可增收1500元,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长源村还充分利用古建筑打造百草馆,馆内设置本地种植的36个品种药材展示柜,结合“新安医学”运用百草馆宣传中医药文化,建成中医药科普基地。同时定期开展中医义诊,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咨询和治疗建议,提升村民对中医药的认知,营造了浓厚的中草药氛围。2024年,长源村通过百草馆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万余元,进一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长。2025年,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发展模式在全乡得到普遍推广。

歙县金川乡在保护林业资源方面展现力度。森林防火多年来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实行网格化监测,有效防控病虫害的传播。辖区国土面积51平方公里范围内,古名木众多,二级以上挂牌保护古名木数量占全县十分之一强,尤以伏黄村柏川的百年树龄榧树就有107株,金川村水塘的千年红豆杉,长春的千年银杏最为突出。各村根据特色,分别修复水塘、五郎庄、汪岭等处水口林,打造成为休憩兼观光的好去处,在擦亮“森林乡镇”品牌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古名木的社会效益。

(冯少来)


近年来,歙县金川乡聚焦“林”先发展,围绕林业产业念好延、拓、保“三字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金川乡立足山核桃主产区的优势,延伸管理触角。率先在伏黄村划片500亩山核桃示范基地,积极推行片区生态治理,促进山核桃产业绿色发展。2021年3月,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基地内对5至15年树龄的树木进行5-7米打顶矮化修枝试验,在整个天目山脉大产区的历史发展中属首创。到2023年9月,该矮化区片产果脯达到了上一年的4倍。全面生物防控张挂诱虫黄板和石硫合剂涂白,有效防控了山核桃的蚜虫、花蕾蛆和干腐病。两年内果园内病虫害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点。2022年,基地的生态治理山核桃林地面积扩展到1500亩。在部分退化林区,依托县政府香榧发展项目,套种香榧苗260亩,成活率达95%以上,2024年基地建设实施了国土绿化项目-退化林修复500亩,补植香榧2000株、绿萼梅2000株。成活率达90%以上。通过延伸管理举措转会成果农又一个绿色增收渠道。

三年来,生态治理模式不断深化,向“四统三禁一全托”转变。2024年首创实施‘一元钱大托管’模式,即托管农户仅需出资1元/株委托合作社代为管理,合作社组织在村劳动力进行集约经营,降低管理成本,且优先优价收购果实;并约定第一年对协议购销户给予返还托管费用进行鼓励;另针对无劳力户实行全托管,按比例收益分成。

在乡域内长源村率先拓展林下中草药种植经济,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树上黄金果、林下中草药” 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在巩固原有中药材“山茱萸”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山核桃树林地空间和资源,套种前胡、黄精、刘寄奴(俗名六月雪)等中草药,实现了“一棵树(山核桃、山茱萸混交)+一垄药(中草药)”的复合经营。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林地利用率,还通过山核桃和中草药的协同生长,改善了林地生态环境,减少了病虫害发生。2024年,长源村在大岭后建设50亩林下套种示范基地,带动全村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面积达300亩。据测算,林下套种中草药每亩可增收1500元,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长源村还充分利用古建筑打造百草馆,馆内设置本地种植的36个品种药材展示柜,结合“新安医学”运用百草馆宣传中医药文化,建成中医药科普基地。同时定期开展中医义诊,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咨询和治疗建议,提升村民对中医药的认知,营造了浓厚的中草药氛围。2024年,长源村通过百草馆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万余元,进一步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长。2025年,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发展模式在全乡得到普遍推广。

歙县金川乡在保护林业资源方面展现力度。森林防火多年来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实行网格化监测,有效防控病虫害的传播。辖区国土面积51平方公里范围内,古名木众多,二级以上挂牌保护古名木数量占全县十分之一强,尤以伏黄村柏川的百年树龄榧树就有107株,金川村水塘的千年红豆杉,长春的千年银杏最为突出。各村根据特色,分别修复水塘、五郎庄、汪岭等处水口林,打造成为休憩兼观光的好去处,在擦亮“森林乡镇”品牌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古名木的社会效益。

(冯少来)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