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5年以来,雪华乡(宏业村街道)烟墩社区立足基层治理实际,以“学、宣、行”三位一体模式,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宣传工作走深走实。通过分众化课堂夯实理论根基、沉浸式宣传扩大政策影响、实践化活动促进成果转化,全力构建法治引领、团结共融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分众化课堂教学,让学习“实”起来
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居民代表开展专题学习会,系统研读《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展开深入研讨。学习过程中,社区党委书记结合社区实际强调:“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是基层治理的重要遵循,我们要带着责任学、带着感情学,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惠及群众。”通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重点剖析“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路径,切实提升基层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管理能力。
沉浸式宣传矩阵,让政策““活”起来
创新运用“传统+经典”宣传模式,打造沉浸式学习矩阵,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走深走实。社区在公告栏、楼栋单元门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120余张,让政策宣传抬头可见;社区广场LED显示屏全天候滚动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等标语,以动态画面强化视觉记忆。同时,组织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走街串巷发放《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手册》200余份,结合居民生活实例面对面讲解政策知识。通过“墙上有海报、屏上有画面、手中有资料”的立体式宣传,让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真正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切实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在社区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实践化成果转化,让治理“优”起来
社区坚持学用结合,将政策学习成效转化为基层治理动能。成立多支志愿者服务队,组织辖区居民结对开展环境整治、助老扶幼等志愿服务23场,解决群众急难问题31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传统节日,社区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让民族宗教政策以文化传承的形式融入居民生活。春节时举办“千门纳福”民俗集市,各族居民一同写春联、剪窗花,展示特色年货;元宵节开展猜灯谜活动,谜面融入民族知识与宗教政策要点,让居民在趣味互动中加深理解;端午节开展“趣味编手绳”活动,辖区居民围坐在一起,将五彩丝线灵活交织,融入各种独特的编织技法与纹样,边编织边分享不同民族关于手绳祈福的传统习俗。
下一步,雪华乡(宏业村街道)烟墩社区将继续强化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并将其深度融入日常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确保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打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贡献积极力量。(刘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