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蝉鸣渐起,荷香盈塘,渐入夏日,气温持续攀升,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正悄然潜伏。曰公社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防溺水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创新构建“宣传筑基——排查固防——共治强效”三位一体治理体系,让碧水绕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安全底色”,让童真笑颜成为夏日田野的“最美风景”。
宣传入脑入心,安全意识扎根,敲响“警示钟”。“水深危险,别靠近!”“孩子玩水,大人要看牢!”走进曰公社区,大喇叭循环播放的防溺水口诀、池塘边醒目的警示牌、文化墙上生动的漫画标语,构成了一道道“视觉+听觉”的安全防线。社区“两委”联合网格长开展“敲门行动”,走村串户发放防溺水宣传手册,用“拉家常”的方式提醒家长绷紧弦。“以前觉得家门口的池塘‘养了几代人都没事’,现在看到村里天天宣传、处处提醒,才明白‘侥幸心理要不得’!”社区居民程大姐感慨道。
排查不留死角,堵住风险漏洞,织密“防护网”。曰公社区沟渠纵横、水网密布,下辖重点水域有73处,其中水库2个,水情较为复杂。曰公社区以“绣花功夫”织密安全网,迅速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更换破损警示牌25块,在深水区投放救生圈、长竹竿等应急设备50个,增设横幅10条。同时,密切关注留守儿童,实施“一户一档”管理,为每位留守儿童安排一位社区“两委”担任包保人,定期组织上门查看和教育引导。“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社区党总支书记程久和语气坚定地强调。
联动家校社会,守护长效安全,共绘“同心圆”。防溺水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曰公社区积极整合多方力量,联合教师与网格长化身“安全使者”,上门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签订安全责任书;将暑期“安全课堂”打造为“生命教育基地”,邀请专业人士演示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帮助孩子们加深对生命的敬畏;社区群众也自发成立“互助监督群”,发现孩子独自玩水立即拍照上传、互相提醒。这种“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氛围,让防溺水从“被动响应”变成了“主动守护”。
水是乡村的灵气,安全是幸福的底色。曰公社区以“防”字为先、“护”字为要,将防溺水工作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民心工程”,既守住了水域的“物理堤坝”,更筑起了人心的“思想堤坝”。(方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