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油坝乡强化党建引领,以“四个平台”为抓手,按照“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办”思路,将基层治理由“村委的事”变成“大家的事”,带动群众从“旁边看”到“一起干”,创新打造“‘油’事好商量”特色品牌,逐步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有效路径。
细排矛盾隐患,搭建管控平台。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目标,在各村日常排查和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乡包村点长每周到村召开例会,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必列议题,时时抓在手上,做到矛盾隐患摸排在一线、化解在一线;针对村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乡党委、政府每月召开矛盾隐患化解调度会,从源头上加强防范,做到早会商、早处置、早化解。2022年以来,全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举办乡村夜话,搭建协商平台。按照“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思路,搭建交流平台,畅通诉求渠道,持续开展“油”事好商量乡村夜话,由包村乡班子成员,结合分管的工作、村级实施的重点工程,每月到联系村至少召开一次乡村夜话,与老百姓面对面座谈交流,宣传党的政策,听取意见建议,让群众话有地方诉说、意见有地方表达、合理利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张祠村村道提升改造是该村期盼多年的实事。今年春节期间,该村高频率开展乡村夜话,引导群众累计捐款近55万元,涌现出86岁老党员带头捐款、在校大学生捐出奖学金等温暖事迹,有效拉近了干群距离,民风乡风得到进一步改善。
凝聚银发力量,搭建调事平台。开展“乡村治理我参与”行动,2023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村级“五老”工作室,把德高望重的“五老乡贤”组织起来,发挥他们威望高、影响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两年以来,“五老乡贤”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村主干道路拓宽、高标农田等项目建设,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0余起,也让村“两委”同志腾出了更多精力抓落实、促发展。“五老工作室”解码乡村治理新路径,被评为安庆市“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基层优秀实践案例。
开展环境整治,搭建参与平台。坚持“抓人居环境整治就是抓社会治理”理念,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自然村整治和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将每周五定为全乡人居环境整治日。在包组村干的引导下,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发挥党员、村民代表和村民组长的带头作用,动员在家的老百姓齐上阵、共参与。紧盯房前屋后、进出道路,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年累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215次,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熊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