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肥西县资规局:科学规划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3-31 15:09

为贯彻落实《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及“五比五拼”行动方案,强化村庄规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作用,今年以来,肥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三步走”,以村庄建设边界划定为支点,撬动乡村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

精准分类夯实规划根基。以村庄分类体系构建作为划界工作的逻辑起点,结合村庄发展潜力和自身禀赋特点,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驻村实地调研、土地变更调查等途径,将县域227个社区行政村划分为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等五类发展单元。在此基础上对县域3145个自然村精细划分,明确提升型、稳定型、收缩型、撤并型四类,确定发展重点,挖掘存量建设空间。通过差异化管理策略既避免了"一刀切"的规划困局,又为后续资源配置奠定了科学基础。

多维协同重构空间格局。通过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结合村庄分类统筹村庄建设边界划定。目前全县村庄建设边界“一张图”基本形成。结合产业发展项目细化村庄建设边界,重点保障乡村产业空间,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为上派镇“我的园艺家”、山南镇“钓影园”、柿树岗乡“云朵梦庄园”等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动态留白预留发展后劲。实施用地留白制度,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近期难以确定用地性质的区域纳入村庄建设边界,实施留白管理,待后期明确项目时,履行规划修正程序后即可纳入“一张图”系统管理。此举在加速项目落地的同时,避免重复编制规划造成资源浪费。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用地指标“蓄水池”制度,在城镇开发边界外预留5%的“战略留白区”,为未来乡村产业落地预留空间。

站在城乡融合发展新起点,肥西县资规局将持续探索空间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让沉睡的乡村资源焕发新生机,绘就“肥西希望的田野"新画卷。

为贯彻落实《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及“五比五拼”行动方案,强化村庄规划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作用,今年以来,肥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三步走”,以村庄建设边界划定为支点,撬动乡村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

精准分类夯实规划根基。以村庄分类体系构建作为划界工作的逻辑起点,结合村庄发展潜力和自身禀赋特点,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驻村实地调研、土地变更调查等途径,将县域227个社区行政村划分为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等五类发展单元。在此基础上对县域3145个自然村精细划分,明确提升型、稳定型、收缩型、撤并型四类,确定发展重点,挖掘存量建设空间。通过差异化管理策略既避免了"一刀切"的规划困局,又为后续资源配置奠定了科学基础。

多维协同重构空间格局。通过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结合村庄分类统筹村庄建设边界划定。目前全县村庄建设边界“一张图”基本形成。结合产业发展项目细化村庄建设边界,重点保障乡村产业空间,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为上派镇“我的园艺家”、山南镇“钓影园”、柿树岗乡“云朵梦庄园”等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动态留白预留发展后劲。实施用地留白制度,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近期难以确定用地性质的区域纳入村庄建设边界,实施留白管理,待后期明确项目时,履行规划修正程序后即可纳入“一张图”系统管理。此举在加速项目落地的同时,避免重复编制规划造成资源浪费。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用地指标“蓄水池”制度,在城镇开发边界外预留5%的“战略留白区”,为未来乡村产业落地预留空间。

站在城乡融合发展新起点,肥西县资规局将持续探索空间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让沉睡的乡村资源焕发新生机,绘就“肥西希望的田野"新画卷。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