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春光明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志愿者服务队的六名志愿者,在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童欣爱项目部陈佳雪老师的带领下,与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的同学们,一同前往安徽好人馆,开启了一场“急救护航青春路,医者仁心扬善行”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与急救技能科普巧妙融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极具意义的生命教育课。
走进好人馆:平凡善举中的生命之光
踏入安徽好人馆,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温暖与力量的大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志愿者和同学们缓缓前行,聆听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同学们通过图文展板、影像资料以及情景再现,深入了解这些安徽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像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让同学们心底的善良与奉献被唤醒。他们不禁放慢脚步,仔细品味每一个故事,还不时与同伴交流,眼中满是震撼与感动。
技能传递:从感动到行动的实践
参观之余,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志愿者服务队成员钱依晨向在场的学生们简单地讲解了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志愿服务队另一名志愿者桑新圆以现实中的案例为切入点,向同学们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的知识,亲自示范了面对成年人,孕妇,自身三种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志愿者们标准的动作、细致的讲解,让同学们目不转睛,大家或点头思索,或跟着比划动作。同行的学生家长也表示此次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太棒了,把抽象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既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又给校园安全加了一道保障。”正如志愿者所说,海姆立克是“生命的拥抱”,急救生命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本次急救科普的活动,不仅是传授技能,更希望传递这份信念——当更多人掌握急救能力,平凡人也能成为危急时刻的“微光”。
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走到好人馆许愿墙处,在便利贴上写下了自己对好人们的祝福,以及自己会向他们学习,接力时代的好人棒的愿望。这些发自内心的祝福语,不仅是对好人好事的尊重、敬佩,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对成为一名好人的向往的真实写照。随后,志愿者与学生们合影留念,将这难忘的时刻定格在镜头中。
本次活动面向合肥市四十五中的五十多名学子,意义深远。它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同学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信念,培养了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同时还成功地科普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专业的急救知识。未来,临床医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不断创新科普形式,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急救知识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普及开来,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让生命之花在关爱与互助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文:钱依晨 后旭飞 米合热扎提 图:钱冰冰 后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