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徽开放大学: 守正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2025-03-12 15:06

万名学生同上一堂线上“思政大课”,把思政课堂“搬”进校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社会服务实践基地……近年来,安徽开放大学全力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立足体系办学、远程教学,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凝聚育人合力;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政小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打造“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不断完善协同联动育人工作机制,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凝聚育人合力。

领导班子联动。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主持召开思政课建设座谈会,结合学校实际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每个学期带头走进思政课堂讲授“思政第一课”;带头深入思政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思政课教学。其他校领导根据分工协同推进,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专题,发挥校领导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联动。发挥开放大学体系办学优势,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国开总部、省校、市、县校四级联动思政课教师联动机制。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手拉手”集体备课,采取线上与线下、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活动。邀请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等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

部门联动。制定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实施方案,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办学单位等多部门协同育人。上线“安徽开放大学思政工作网”,推出“学长学姐对你说”系列原创性作品。举办校园网络歌手大赛、网上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歌曲联唱等活动,培育开放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立多元评价听评课制度,形成校领导、教学督导员、学院负责人、同行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的全方位思政课听课评课体系。

师生联动。组建师生宣讲团,加强团队指导与培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邀请杰出校友中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等走向基层、走进社区、走进课堂,开展“劳动托举梦想 奋斗书写华章”、“送理论走基层”等线上线下宣讲活动。用好“优秀毕业生风采”“优秀青年志愿者”展示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杰出校友、优秀学子先进事迹,加强朋辈教育。

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政小课堂”

思政课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锻造好思政课是增强思政引领力的重中之重。学校多措并举,持续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政小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万名学生同上思政大课。以主题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全省办学体系万名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2020年以来,以“抗疫情 勇担当”“诵英烈 永传承”“谈发展 话创新”“讲奉献 育品行”“共筑梦 庆华诞”等为主题,开展了10余次线上直播思政大课。“讲好抗疫故事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江淮英烈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勇做时代先锋力量”“强国有我 共筑未来”等一堂堂思政大课成为常学常新的时代大课。

打造“面对面”理论课堂。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精心打造“面对面”理论课堂,讲好新时代故事。赴六安开放大学、太和开放大学等市县开放大学开展“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好家园”、“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专题教学,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实现党的创新理论、教材体系、网上学习资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深度,提升育人实效。

打造“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社会大课堂”

“思政教育小课堂要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发力,将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引进思政课堂。

“引进来”让思政课“活”起来。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邀请路丙辉、苗键等一批专家学者作主题宣讲,深入阐述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邀请卢毅、宗洪博、马盼盼等一批道德模范、行业楷模,用心用情讲述亲身经历的鲜活感人事迹,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走出去”让思政课“亮”起来。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带领学生走进校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社会服务实践基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渡江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学校史 知校情”等系列思政课主题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社会调查、文明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消化”书本,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学深悟透、弄通做实。

数字技术让思政课“动”起来。积极探索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用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以数字化技术拓展思政课场域,整合教学素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开展多样化、情景化、网络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满足在职学生学习需求,提升新时代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效。

安徽开放大学的“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丰富成果和突出成效。与渡江战役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等共建校外思政课实践基地40余个;思政课教师获各类教学奖项20余项;2名教师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门课程入选国家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成果;5门课程入选省教育厅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科研课题30余项。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载体、拓展教学主体、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办学体系力量和资源,建好“大师资”、搭建“大平台”、建设“大课堂”,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让思政课真正与学生有共鸣、能共情,让学生听之解渴,学有所得,爱上“真理的味道”,品味“信仰的甘甜”。

(安徽开放大学:吴文明,张文娟)

万名学生同上一堂线上“思政大课”,把思政课堂“搬”进校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社会服务实践基地……近年来,安徽开放大学全力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立足体系办学、远程教学,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凝聚育人合力;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政小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打造“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不断完善协同联动育人工作机制,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凝聚育人合力。

领导班子联动。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主持召开思政课建设座谈会,结合学校实际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每个学期带头走进思政课堂讲授“思政第一课”;带头深入思政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思政课教学。其他校领导根据分工协同推进,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专题,发挥校领导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联动。发挥开放大学体系办学优势,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国开总部、省校、市、县校四级联动思政课教师联动机制。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开展“手拉手”集体备课,采取线上与线下、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活动。邀请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等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

部门联动。制定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实施方案,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办学单位等多部门协同育人。上线“安徽开放大学思政工作网”,推出“学长学姐对你说”系列原创性作品。举办校园网络歌手大赛、网上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歌曲联唱等活动,培育开放大学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立多元评价听评课制度,形成校领导、教学督导员、学院负责人、同行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的全方位思政课听课评课体系。

师生联动。组建师生宣讲团,加强团队指导与培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邀请杰出校友中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等走向基层、走进社区、走进课堂,开展“劳动托举梦想 奋斗书写华章”、“送理论走基层”等线上线下宣讲活动。用好“优秀毕业生风采”“优秀青年志愿者”展示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杰出校友、优秀学子先进事迹,加强朋辈教育。

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政小课堂”

思政课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锻造好思政课是增强思政引领力的重中之重。学校多措并举,持续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政小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万名学生同上思政大课。以主题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全省办学体系万名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2020年以来,以“抗疫情 勇担当”“诵英烈 永传承”“谈发展 话创新”“讲奉献 育品行”“共筑梦 庆华诞”等为主题,开展了10余次线上直播思政大课。“讲好抗疫故事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江淮英烈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勇做时代先锋力量”“强国有我 共筑未来”等一堂堂思政大课成为常学常新的时代大课。

打造“面对面”理论课堂。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精心打造“面对面”理论课堂,讲好新时代故事。赴六安开放大学、太和开放大学等市县开放大学开展“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好家园”、“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专题教学,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实现党的创新理论、教材体系、网上学习资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深度,提升育人实效。

打造“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社会大课堂”

“思政教育小课堂要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发力,将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引进思政课堂。

“引进来”让思政课“活”起来。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邀请路丙辉、苗键等一批专家学者作主题宣讲,深入阐述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邀请卢毅、宗洪博、马盼盼等一批道德模范、行业楷模,用心用情讲述亲身经历的鲜活感人事迹,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走出去”让思政课“亮”起来。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带领学生走进校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社会服务实践基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渡江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学校史 知校情”等系列思政课主题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社会调查、文明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消化”书本,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学深悟透、弄通做实。

数字技术让思政课“动”起来。积极探索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用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以数字化技术拓展思政课场域,整合教学素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开展多样化、情景化、网络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满足在职学生学习需求,提升新时代思政课实践育人实效。

安徽开放大学的“大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丰富成果和突出成效。与渡江战役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等共建校外思政课实践基地40余个;思政课教师获各类教学奖项20余项;2名教师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门课程入选国家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成果;5门课程入选省教育厅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科研课题30余项。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载体、拓展教学主体、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办学体系力量和资源,建好“大师资”、搭建“大平台”、建设“大课堂”,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让思政课真正与学生有共鸣、能共情,让学生听之解渴,学有所得,爱上“真理的味道”,品味“信仰的甘甜”。

(安徽开放大学:吴文明,张文娟)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