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雾在波形护栏上洇开第一缕墨色,红岭公路的风景线便成了流动的宣纸——安全阀的笔锋锁住千重山壑,金钟罩的中锋托起四时冷暖,待到生态链的青绿设色漫过观景台,春茶车载着绿富经纬碾过新拓的留白,那些惊起白鹭的孩童奔跑,恰是乡村振兴长卷上最灵动的朱砂钤印。
中锋运腕 皴染放心路
以提升公路服务能力为核心,创新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和联合执法机制,2024年,公安、交通、路政等部门针对X316南汤路、X226永长路等农村公路重点路段开展专项整治攻坚,联合巡查56次,查处超载抛洒115起,高效处理路产案件31起,清理公路用地内违规广告牌116处、非法管线62处,同步整治桥下空间非法建筑230处,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定点值守与机动巡查相结合,有效整治占道经营、私挖乱建等顽疾。通过实施管养一体化改革,全县农村公路形成“全要素覆盖、全过程监管、全链条协同”的管理闭环,公路完好率提升至98.6%,群众出行满意度达96.2%,4.5万元路产赔偿案件实现100%结案,真正实现“路长治、民长安”的治理目标。
笔尖淬锋 飞白惠民路
为提升农村公路通行品质,组织实施2024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通过“治疗性修复+预防性干预”双轨并行模式,按年度养护里程不低于总里程5%的要求,实现2300万元专项资金集约化使用。对X316南汤路、X439槐南路、Y041竹扶路实施修复性养护,投入2200万元完成60.266公里破损路面的结构性修复,重点处治深层病害,全面恢复道路承载能力;对X227白梅路、X324梅汤路、X325南关路开展预防性养护,投入100万元实施140公里路面的裂缝灌封等初期病害干预,有效延缓路面衰变进程。实施后修复路段平整度提升40%,预防性养护道路病害发展速率降低65%,惠及沿线9万群众。形成“早期干预控增量、精准修复减存量”的农村公路全周期管养示范案例,为山区公路科学养护提供实践样板。
笔肚蓄势 勾勒金钟罩
通过“数据治理”与“工程治理”双轮驱动,既建立农村路网“健康档案”,又实现高危路段“靶向治疗”。一方面,联合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配置3台智能道路检测车及多光谱分析系统,对全县905.182公里农村公路实施全景式“CT扫描”,完成23个乡镇162个行政村360条道路的数字化建档,形成涵盖1125个评价单元的动态路况数据库,实现“一公里一档案”精准画像。另一方面,2024年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提升工程第二批603.527公里项目同步攻坚,分为7个标段,40个班组,采取“倒排工期+平行推进”施工模式。累计攻克临水临崖隐患点837处,安装波形护栏30万延米,消除1619个隐患路段,推动农村公路从“保畅通”向“保安全”跨越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双保险”支撑。
泼墨挥毫 点厾绿富卷
2024年,金寨县投入150万元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坚持系统化布局,统筹道路绿化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结合沿线地貌特征,科学配置香樟、红叶石楠等乡土树种;推行精细化管理,开展季度专项管护行动,通过补植修剪、土壤改良等措施,构建“车在景中行,路自绿中延”的美丽交通网络。X316南汤路作为省级美丽公路样板,也是全国特色旅游自驾风景道“中国红岭公路”绝美路段。“竹山花海随山势起伏,观景平台揽云霞入怀,古驿茶亭传文脉馨香,精品民宿嵌林泉之间”。这条“美丽经济走廊”带动沿线建成通车后,促进了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去”,金刚台村、泗道河村每户均年增收达4000元以上,实现了“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增收”的共赢格局。
山民指尖摩挲的新茶沁着晨露的甘冽,游客镜头追逐的云海翻涌着日出的鎏金,孩童奔跑惊起的白鹭掠过波形护栏上凝结的霜痕。蜿蜒于大别山褶皱间的四好农村路,以安全阀锁住千重隐患,用风景线串起万里乡愁,借金钟罩托起民生冷暖,凭生态链织就绿富经纬。此刻,车轮碾过的每寸沥青都在吟诵,青山怀抱的每道弯弧都在见证:乡村振兴的长卷上,“四好农村路”正以大地为砚、民生为墨,将“路长治”的誓言,写成世代相传的契约。一幅“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大别山深处徐徐展开。
(彭瑞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