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在巢湖市银屏镇岱山村拍摄的雨后田园。
巢湖晨刊消息 3月2日夜间,一场“贵如油”的春雨如甘霖般洒落,有效缓解了入春以来气温偏高、土壤水分加速蒸发的状况,为春耕备耕注入“及时水”,不仅滋润了干涸的土地,更为农作物的生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3月3日一大早,在巢湖市银屏镇岱山村的农田里,嫩绿的麦苗在春雨的轻抚下,愈发显得郁郁葱葱。油菜也在春雨的润泽下,植株变得挺拔,叶片愈发翠绿。农户们趁着这场春雨,纷纷在田间忙碌起来,有的在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有的则在进行清沟沥水、除草等农事活动。“这场春雨下得太及时了,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冬小麦能趁着这雨劲儿顺利返青拔节,油菜返青起臺也能起得好,今年丰收有望啊!”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徐师傅笑着告诉记者。
去冬今春,巢湖及周边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少,一度面临土壤墒情不足的困扰,本轮降雨及时“解渴”,为冬小麦返青拔节和油菜返青起臺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农业专家介绍,春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补充土壤水分,促进农作物的根系生长,还能提供必要的养分,有利于农作物的茁壮成长。此外,春雨还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次春雨的到来,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积极影响,也为农户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相关部门表示,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农业生产指导,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为全年的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 马丰成 文/图
2月27日,在巢湖市中垾镇中垾社区拍摄的稻虾田。
又讯 眼下,巢湖各地春耕备耕已拉开帷幕,大大小小的稻虾田也迎来了“水上春耕”。连日来,巢湖市的养殖户们忙着蓄水、投放虾苗,紧锣密鼓地开展春季养殖准备工作,为即将到来的春播养殖季打下坚实基础。
2月27日一大早,在巢湖市中垾镇中垾社区“稻虾共作”基地,连片稻虾田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田埂间纵横交错的水渠已蓄满清水,为即将投放的龙虾苗提供优质生长环境。在养殖户吴金亮的虾田边,一派忙碌景象。吴金亮介绍说,他一共有200多亩稻虾田,年前就对稻虾田进行了环沟清淤、消毒,并着手蓄水。
“这水可是养虾的关键,我们要确保水质优良,为虾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目前,虾田的蓄水工作已经完成,虾苗投放工作也已开始,“今年我们准备多投放一些优质虾苗,希望能有个好收成。”吴金亮信心满满地说。
据了解,中垾镇的“稻虾共作”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面积约0.8万亩,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为了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当地农技部门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组织养殖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同时,还加强了对虾苗、饲料等养殖物资的监管,确保养殖户用上放心苗、放心料。
“稻虾共作”通过水稻与虾类共生互补,形成绿色生态循环。小龙虾可摄食稻田害虫,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随着春播养殖季的到来,当地的“稻虾共作”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对“稻虾共作”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 马丰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