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铜陵消息 2月28日上午,安徽陆海装备有限公司枞阳船厂项目开工仪式在铜陵市枞阳县举行。作为安徽省新一轮港航资源整合的重要实践,该项目由安徽省港航集团主导实施,旨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打造长三角区域新能源船舶智造与临港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性基地,为“水运安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国资委、铜陵市人民政府领导,安徽省港航集团、山东港口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安徽诺普水运公司、宁波同舟船舶工程公司等合作单位,以及媒体界朋友共计100余人参加仪式。
安徽省港航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杜炫辰主持仪式并讲话。他指出,此次仪式标志着安徽港航临港经济产业园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安徽省港航集团与山东省港口集团的合作进入了崭新阶段。
安徽省港航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钱东升在致辞中表示,安徽省港航集团将积极响应交通强国、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携手山东省港口集团共同翻开安徽港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聚焦船舶的拆解以旧换新,致力于船舶绿色智能制造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内河运输向新能源化迈进。并以铜陵港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推动港航生产运营全面奔向新赛道,为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贡献力量。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奉利对枞阳船厂项目开工仪式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此次与安徽省港航集团携手合作,是山东港口集团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我们与安徽省港航集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崭新起点。双方将聚焦船舶制造和临港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我市船舶制造和港口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为铜陵市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港口城市注入强劲动力。同时,项目的落地也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铜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铜陵市委、市政府将始终秉持“项目为王、服务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坚实的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早日建成投产。
铜陵港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叶俊对项目建设、发展意义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表示将以此次开工仪式为新起点,继续严格把控生产设计关、生产质量关、生产安全关,确保各项工作按期完成,力争实现“年内第一艘船舶下水”目标,为加快推进安徽省港航事业发展,提升船舶制造和装备水平,以及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伴随着现场彩烟升起,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据了解,安徽港航陆海装备有限公司是由安徽省港航集团所属铜陵港航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山东港陆海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金2.02亿元。
●整合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落实安徽省国资委、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的《安徽省新一轮港航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皖国资改革〔2024〕11号),安徽省港航集团以铜陵港航公司为主体,整合原东方造船厂资产及周边资源,规划建设安徽港航临港经济产业园。项目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核心,延伸港口物流、贸易及临港产业,推动长江经济带航运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升级。
●黄金枢纽链接中西部发展
产业园位于枞阳镇双龙村,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与引江济淮航运枞阳小港航道三江口交汇处,江河水运枢纽地位突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安徽省对接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重要航运节点,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助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新能源船舶智造基地。项目总投资约6.70亿元,分两期实施。
一期一阶段将对原东方造船厂现有设施(车间、船台等)进行升级改造,恢复6个船台造船产能,新增修船、拆船功能,同步建设环保设施;二阶段将新征长江大堤内土地100亩,新建涂装车间、综合仓库及生产车间。
二期工程将再征250亩土地,建设船舶分段加工区,全面提升基地产能与技术水平。
●绿色智造引领产业升级
产业园聚焦船舶制造全链条发展
造船业务:主攻长江干线万吨级船舶、内河及运河2000-3000吨级船舶、新能源船舶(纯电动或甲醇燃料集装箱船、散货船),以及国内外高端化学品船(6000-7000吨级);
修船业务:年修理1万-1.5万吨级内河船舶100艘;
拆船业务:年拆解万吨级船舶12艘或2000吨级船舶48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擘画“水运安徽”新蓝图
安徽省港航集团是全省港航资源整合与航运发展的主力军,致力于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化水运体系,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枞阳船厂项目是安徽省港航集团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安徽省高端船舶制造能力,加速新能源船舶技术应用,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化、绿色化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余国章 黄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