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全面发展、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增强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2月16日-2月25日,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大观区海口农民剧团走进海口镇巨网村、培文村等8个村居,为当地居民送上精彩纷呈的黄梅戏盛宴。
“唱”进乡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更注重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在巨网村、昌宁村演出现场,剧团演员们为当地居民倾情演绎了《泪洒相思地》《闹花灯》《十八里相送》《王小六打豆腐》等优秀曲目,婉转悠扬又灵动飘逸的唱腔,眉目含情又俏皮灵动的表情,将剧中人物表现的栩栩如生,同时也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赢来观众的阵阵鼓掌和连连喝彩。通过送戏下乡,让戏曲“唱”进乡村,一出出好戏在基层戏台上精彩演绎,给予基层群众精神层面的文化冲击,让其更有参与感与满足感,有效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唱”进乡村,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送戏下乡过程中,海口农民剧团精心挑选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的剧目,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表演,让村民在欣赏戏剧的同时,受到道德观念的熏陶,强化道德认知,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如“唱”进镇江村的《荞麦记》,通过王老夫妇对三个女儿不同的态度,展现了嫌贫爱富的荒谬和可悲,让村民对这种不良社会风气有更清晰的认识、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时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要懂得宽容和感恩,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基层移风易俗,培育新时代农村乡风文明新风尚。
“唱”进乡村,促进文化全面振兴
2024年,安徽省“送戏进万村”演出突破1.7万场,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惠及群众超500万人次。送戏下村,不仅是“送文化”更是“种文化”,乡村搭建的不仅是唱响戏曲的“戏台”,更是文化繁荣发展的“舞台”。“舞台”上演员倾情演绎,“舞台”下戏迷学习曲艺,真真正正地把戏曲送到了基层百姓的心坎上、把惠民工程落到了实处、把文化撒向了广袤的基层大地。
下一步,海口镇将借“送戏下乡”活动之力,紧密围绕群众的实际需求,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文艺惠民演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文化振兴与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的有机结合之道,以文化为引擎,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
(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