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工作,通过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基层法治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法治动能。近年来,怀远县河溜镇以“创新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为着力点,围绕“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基层法治、乡村德治”,探索乡村依法治理新途径,不断筑牢乡村振兴法治根基。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河溜镇积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拓展延伸普法触角河溜镇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场所,持续化、常态化进行农村法治宣传,逐步完善以创新理念、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宣传推介“四位一体”的特色法治文化体系,主动适应社会公众学法需求,从不同层次、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普法宣传教育,力求做到“八.五”普法工作的精准化、体系化、专业化,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以法治保障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描绘基层治理善治新画卷。
以法治思维推行民主决策、开展矛盾调解和落实村民自治。河溜镇充分调研、广泛征询意见,群策群力推动实施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放点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路面修缮等民心工程,协商共推民生实事项目,贯彻“调解+信访”联动模式,在调解工作中分析处理信访问题、畅通信访渠道、掌握信访动态,将“诚信守法”纳入河溜镇村规民约修订工作,把党员、法治带头人、志愿者等多元主体聚集起来,组建了集知识普及、矛盾调解、治理监督、成果宣传为一体的法治宣传、纠纷化解队伍,全力疏导化解各类疑难矛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的目标。
压实普法主体责任。河溜镇把普法教育放在依法治村工作的首位,通过标准化引领、目标化考核,推动普法责任“落地见效”, 以“谁执法、谁普法”为基础,推动形成“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持续通过“法律八进”“法治+党建”“法治+乡村振兴”等法治活动路径,充分发挥镇村综治中心、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家庭教育工作站等职能作用,整合法律工作者、“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厚植法治文化,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
河溜镇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为20个村免费指派法律顾问,落实“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确保群众脱贫路上少走弯路;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报线索摸排、重点人员管控、普法宣传、巡逻防控,不断延伸触角、增加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为群众及时提供更精准、普惠、高效的法律服务,筑牢乡村振兴平安防线。
河溜镇还持续推动1个综治服务中心、20个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打造镇法治文化广场、祠堂村法治文化长廊、河溜中心小学法治校园、倪桥村法治广场等20余个法治宣传阵地,形成“一村一亮点,百花齐争艳”的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格局,为推进乡村振兴铸魂。(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