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霍邱县走出再生稻产业发展新“稻”路

2024-12-07 11:19   皖西日报

据皖西日报报道 近年来,霍邱县持续优化再生稻产业布局,从分散种植、粗放管理逐步向规范种植、集约管理转变,全县粮油作物生产能力和产量效益实现大幅提升。今年,霍邱县再生稻种植面积已达68万亩,总产量达16.5万吨,成为安徽省再生稻第一大县。

整合发展,布局有“稻”。制定霍邱县粮食生产(再生稻)提升方案,县财政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支持再生稻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整合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等项目资金,建立3个万亩示范区、3个千亩核心区,实现了再生稻统一优选品种、统一标准栽培、统一政策扶持、统一品牌创建、统一订单收购。

藏粮于技,增产有“稻”。与省农科院开展合作共建再生稻工作站,组建再生稻科技特派团,对选育优种、收割时间、留茬高度、肥料追施等关键技术进行指导。强化专用机械推广,县财政在国补基础上,再给予50%叠加补贴,重点引进专用收割机,机收损失率降低至1%以下,大幅提升再生季粮食产量。推广“两稻多虾”种植模式,充分利用该县80万亩稻虾田,兼顾秋种生产与发展再生稻需求。

打造品牌,融合有“稻”。培育“霍邱再生稻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立溯源追踪平台,对“霍邱再生稻米”生产质量全程跟踪监督。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霍邱县再生稻收储加工营运服务中心”。开展“隆晶优1212”再生稻谷托底价公开收购行动,联合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再生稻谷进行精深加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据皖西日报报道 近年来,霍邱县持续优化再生稻产业布局,从分散种植、粗放管理逐步向规范种植、集约管理转变,全县粮油作物生产能力和产量效益实现大幅提升。今年,霍邱县再生稻种植面积已达68万亩,总产量达16.5万吨,成为安徽省再生稻第一大县。

整合发展,布局有“稻”。制定霍邱县粮食生产(再生稻)提升方案,县财政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支持再生稻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整合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等项目资金,建立3个万亩示范区、3个千亩核心区,实现了再生稻统一优选品种、统一标准栽培、统一政策扶持、统一品牌创建、统一订单收购。

藏粮于技,增产有“稻”。与省农科院开展合作共建再生稻工作站,组建再生稻科技特派团,对选育优种、收割时间、留茬高度、肥料追施等关键技术进行指导。强化专用机械推广,县财政在国补基础上,再给予50%叠加补贴,重点引进专用收割机,机收损失率降低至1%以下,大幅提升再生季粮食产量。推广“两稻多虾”种植模式,充分利用该县80万亩稻虾田,兼顾秋种生产与发展再生稻需求。

打造品牌,融合有“稻”。培育“霍邱再生稻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立溯源追踪平台,对“霍邱再生稻米”生产质量全程跟踪监督。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霍邱县再生稻收储加工营运服务中心”。开展“隆晶优1212”再生稻谷托底价公开收购行动,联合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再生稻谷进行精深加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