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期,“六尺巷文化”突然“爆火”。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学习“六尺巷文化”为契机,用实际行动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以“保护”吟唱,奏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韵律,守护文化根脉,做文化自信的“守护者”。“树根深方能叶茂,水源浚才能流长。”文化之根深植于历史的土壤,只有持续地保护、涵养,才能在未来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文化保护不仅仅是对历史遗迹和传统技艺的保留,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和尊重,如六尺巷和“桐城派”等优秀传统文化要加以保护。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在前列,主动担当,既要关注物质文化遗产,也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的修缮和保护工作,确保它们不因岁月变迁而损毁;还要大力支持和推广传统手工艺、民俗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这些技艺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其中。
以“传承”共鸣,回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音符,承载历史智慧,做文化自觉的“传承者”。“善述者必知其本,善传者必敬其源”。文化的本质和根基,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只有了解文化的源头和精髓,才能在传承中保持文化的纯粹与真实。六尺巷故事里体现了谦和礼让、见贤思齐的精神历久弥新,广大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做文化传承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宣传,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和历史智慧,积极支持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进入千家万户。同时,适时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文化讲堂等,让年轻一代近距离感受和学习传统技艺,形成人人传承、人人弘扬的良好氛围。
以“发展”升华,谱写“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新曲,勇于开拓进取,做文化担当的“开创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化发展不仅要传承历史的精华,更要面向未来,不断突破传统的束缚,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文化注入基层治理,实现了矛盾纠纷总量、万人成讼率大幅下降,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勇立潮头,积极探索文化发展的新路径,注重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融入文化保护与传播中,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打造出更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为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潜山市五庙乡人民政府 孙果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