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肥西县紫蓬镇:深挖“林下经济” 带动“柿”业发展

2024-09-30 13:20

近年来,肥西县紫蓬镇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发展太秋甜柿、土鸡养殖等林下种植产业,把原有苗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富民价值,着力破解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发展的困境,走出一条效益好、后劲足的乡村振兴之路。

构建“领头雁”,为发展培源。选优配强镇村级带头人和致富先锋队伍,鼓励以月亮湾家庭农场、乐源生态为代表的一批党员“新农人”外出考察学习,引入先进的农业理念、技术和优良经果林品种,先试先行带头发展果树种植50亩。通过“送技上门”“田间学堂”等形式,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带动57余户党员群众种植樱桃、西梅、桃树等水果,为村集体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示范和样板。目前,种植甜脆柿50亩,年产量6000斤,让“金果子”鼓起群众“钱袋子”。

当好“主心骨”,为发展拓路。摸清散乱、闲置、低效利用的村庄建设用地和宜耕土地后备资源,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按照高矮结合、互利共生种植思路积极探索“苗木+果林”套种,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形成了“一地双收”的良好局面。同时,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入股、村“两委”班子与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的方式构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织架构,推行社员带动周边农户“1+N”模式,实现种养大户技术培训“零元享”、保障销售“兜底价”,目前已在1.1万亩树林中套种果林3000亩,养殖土鸡5000只,增添收入渠道,实现年均增收20%以上。

抓好“方向盘”,为发展聚才。坚持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完善协同发展、联合创业机制,成立农民合作社31个,破解产业发展难题。邀请专家教授到村考察,以病虫防治、选果育苗、技术提升等内容为重点,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管护能力。通过“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致富能人聚在林间山头,动员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党员参与产业发展,全镇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党员占比达35%,引导160余名“田专家”“土秀才”加入合作社,强化技术、人才支撑。(戴晓娟)

近年来,肥西县紫蓬镇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发展太秋甜柿、土鸡养殖等林下种植产业,把原有苗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富民价值,着力破解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发展的困境,走出一条效益好、后劲足的乡村振兴之路。

构建“领头雁”,为发展培源。选优配强镇村级带头人和致富先锋队伍,鼓励以月亮湾家庭农场、乐源生态为代表的一批党员“新农人”外出考察学习,引入先进的农业理念、技术和优良经果林品种,先试先行带头发展果树种植50亩。通过“送技上门”“田间学堂”等形式,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带动57余户党员群众种植樱桃、西梅、桃树等水果,为村集体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示范和样板。目前,种植甜脆柿50亩,年产量6000斤,让“金果子”鼓起群众“钱袋子”。

当好“主心骨”,为发展拓路。摸清散乱、闲置、低效利用的村庄建设用地和宜耕土地后备资源,优化土地要素配置,按照高矮结合、互利共生种植思路积极探索“苗木+果林”套种,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形成了“一地双收”的良好局面。同时,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入股、村“两委”班子与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的方式构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织架构,推行社员带动周边农户“1+N”模式,实现种养大户技术培训“零元享”、保障销售“兜底价”,目前已在1.1万亩树林中套种果林3000亩,养殖土鸡5000只,增添收入渠道,实现年均增收20%以上。

抓好“方向盘”,为发展聚才。坚持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完善协同发展、联合创业机制,成立农民合作社31个,破解产业发展难题。邀请专家教授到村考察,以病虫防治、选果育苗、技术提升等内容为重点,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管护能力。通过“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致富能人聚在林间山头,动员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党员参与产业发展,全镇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党员占比达35%,引导160余名“田专家”“土秀才”加入合作社,强化技术、人才支撑。(戴晓娟)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