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滁州消息 凤阳县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区划地名工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能,全力推进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深度挖掘地名文化,有效提升了地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理顺地名命名、更名程序。凤阳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地名管理机制,对地名的命名、更名做好把关审核,确保地名标准化、规范化。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优化了地名命名、更名办事流程、缩短了办事时限,方便群众办事。做好地名管理备案公告,完善地名更名、命名程序,推进了标准地名的推广使用,推进全县地名管理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排查乡镇道路命名情况。凤阳县民政局对全县城镇道路命名情况进行了排查,核实整理了全县城镇道路命名情况,摸清了未命名道路的分布和数量,并实地走访未命名道路周边实际情况。凤阳县民政局将依照摸排情况,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结合各乡镇历史文化特征,指导各乡镇开展未命名道路命名工作,助力乡镇规划,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界桩维护管理。为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凤阳县民政局对管护的13座界桩开展新一轮巡查工作。经过检查,各市级、县级界桩位置准确,埋设牢固,无移位现象,界桩标识清晰、醒目,界桩周围杂草杂物已及时处理。凤阳县民政局将继续按照“乡镇管线、县管面”的责任分工,加强全县范围内行政区域界线界桩日常的管理和保护,切实履行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职责,积极维护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
深化地名文化宣传保护。凤阳县民政局不断加大地名历史资料的整理、挖掘,积极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积极开展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工作。目前已申请明中都城址、临淮关、考城、燃灯、小岗村、韭山洞等地名为凤阳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并提交滁州市区划地名办进行审核认定。凤阳县民政局将以大力弘扬乡村地名文化为着力点,积极探索、传承和发展本地地名文化,通过讲好地名故事、将地名文化与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紧密结合等方式,多渠道挖掘地名文化资源,不断推动凤阳地名文化传承发展。
(张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