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底蕴。歙县徽城镇一直致力于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镇村居民的精神风貌,打造镇村居民的精神乐园。
农家书屋,点亮乡村阅读之光。“这里的干净卫生,安静舒适,书籍品类丰富,国内外名著都有,孩子愿意来。”在七川村农家书屋中,村名王某带着女儿正在阅读《草房子》等图书。徽城镇深入推进农家书屋的建设,已实现13个村居农家书屋全覆盖,村民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并安排专人管理,据实填写书屋电子日志簿,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目前,13个农家书屋藏书丰富,涵盖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多个领域,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同时,书屋实现数字化转换,配备了电子阅览室,为村民提供了更便捷的阅读环境。农家书屋每周借阅人次多达200人,平均借出图书50余册,许多村民表示,自从有了农家书屋,他们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村史馆,传递农村文化之炬。“村里道路宽敞,环境整洁,村史馆也修建好了,作为问政村民感觉特别自豪,特别幸福。”问政村村民在村民大会上这样说。2021年以来,问政村通过深入挖掘问政文化,积极申请整合资金,将原有土房改造成问政村史馆。村史馆通过文字描述、物品陈列等方式,对村落概况、乡风民俗、历史传说、历史古迹、历史人物、产业发展六个方面做了简要叙述。在这里,人们可以回忆昔日村庄变迁、回想美好乡村记忆,村史馆传承了文化、留住了乡愁、凝聚了人心。问政村史馆建成后,经常性举行专题调研、青年乡创研讨会等特色活动,积极探索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道路,实现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的有效融合。
老年大学,共享城市发展之果。走近斗山社区的老年大学,经常能听见里面传出来婉转、悠扬的歌声,进去一看,十几个老人正在上着声乐课,其中一位方阿姨说“儿孙都大了,自己也退休了,在家待着也是无聊,大家聚在一起唱歌特别开心”,旁边的王阿姨随声说到“幸福的晚年是什么样子?不就是没事看看书、听听歌,和老朋友热闹热闹。”徽城镇23个村居通过整合盘活办公用房、中小学校舍、老年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类存量设施资源,改造建设老年学校,村居老年大学教学面积达到200 平方米,教学环境宽敞整洁。聘请退休教师、退休干部为教师授课,并逐步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组建和培养一只高素质管理队伍。学校开设时事政治、书法绘画、广场舞、徽剧文化、声乐表演、棋牌娱乐等课程,兼具科学与趣味性,做到“学、教、乐、为”相结合,切切实实让老年大学成为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阵地,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过上愉快幸福的晚年生活。
(姚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