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是一座千年徽州古城,依偎在青山绿水间,自然与历史的和谐共融,绘就了一幅充满文化韵味的动人画卷。
一瞬千年 共此一城
歙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深厚。公元前221年秦始置县,宋设徽州,五峰拱秀,六水回澜,一府一县同城相守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这里故事如诗、艺术如海、非遗如珠、民俗如光,共同见证着古歙大地的厚重与璀璨。
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徽州古城墙依然巍峨耸立,四周清水环绕,四季花开,已成为歙县人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外地游客到此必游的代表性景观。徽州府衙大气磅礴,南谯楼深邃悠远,许国石坊气势恢宏,中和街、斗山街、打箍井街纵横交错……在徽州古城,无论行走还是居住其中,常常会在某个时刻被突如其来的一种年代感击中,一瞬间,仿佛潜入深深的时间海洋,四周光影流动,恍然不知今夕何夕。
在历史的接续和时代的潮流中,徽州古城时刻散发着前进的光芒。千年府城的文脉,渔梁老街上的烟火,一城一江的刚柔并济……构成了徽州古城的斑斓底色,依然在诉说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古城故事和精彩瞬间。
古城保护 持续“上新”
漫步古城,人在城中,城在景中。作为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歙县人民对古城的情感,始终深厚;对古城的保护,一直在进行中。
连日来,在徽州古城德胜门城墙修复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按照时序进度全面推进城墙修复工作。德胜门原为府城东大门,作为府县同城的标志性建筑,历代皆有修缮。据悉,该项目将重点恢复德胜门原有形制特征,对周边环境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建成后将成为古城内又一重要的景观节点。
歙县持续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徽园停车场建设、斗山街支巷道路改造、瓮城整治工程、问政门城门修复、文创中心创客空间、潮水门城墙修复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已建成完工,又相继对古城电力、通信、雨水、消防等进行综合改造,这些都赋予了徽州古城新的生机和活力。此外,歙县常态化落实徽州古城保护联席会议机制,贯彻落实《歙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结合“11·21”徽州古城保护宣传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提升广大市民保护古城、爱护古城的责任意识,古城保护氛围愈发浓厚。同时,徽州古城统筹做好古城内房屋、历史建筑的合理收储和活化利用,结合民宿、休闲康养、徽州美食、非遗文化等业态的更新发展,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徽州古建筑保护修缮利用工作。
穿越浩瀚的历史,古城经过科学有效保护,已经焕新出发。
文旅“出圈” 大放异彩
不久前,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公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集聚示范区绩效诊断结果,徽州古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示范区拟纳入绩效评价奖励集聚区名单。
近年来,徽州古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示范区规划深入挖掘古城历史和徽州文化内涵,积极引进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聚规模不断壮大,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成为徽州旅游的游客集散地和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传统文化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2022年元月,徽州古城景区取消大门票,这一举措开放的不仅是城门,更彰显了一种包容的姿态。这一创新举措让更多的人可以亲身体验和了解宝贵的历史遗存,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随着“青绿新安·歙采缤纷”城市品牌的有效推进,徽州古城越来越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目光“聚焦点”和“闪光点”。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一系列体育活动赛事、主题推介活动以及“一城”系列宣传推广,让千年古城在新的文旅时代“出圈”出彩,有效推动商文旅、农文旅、体文旅、工文旅等深度融合,打造出新的消费体验新场景和新业态,通过品牌提升、特色打造,有效带动了古城及周边餐饮、民宿、旅拍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徽州古城的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中,徽州古城持续聚焦文旅融合主题,紧扣“大黄山”这个IP,充分发挥古城独有的历史文化优势,做精做细做活文旅活动,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旅游业态升级打造,丰富旅游产品业态供给,创新旅游业态模式,持续不断挖掘地域特色、独有资源、文化内涵等城市特质,打造古今交融的现代秀美之城,让文化“活”起来、旅游旺起来、消费热起来。
一座古城,一幅画卷,从时光深处走来,散发着新时代的活力与精神。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既是时代之问,也是历史赋予的重任。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历史烛照徽州大地,让灿若星河的徽州文化,跨越时空,熠熠生辉。(吴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