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近年来,全国重点镇怀远县河溜镇把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乡村振兴抓经济,产业发展抓特色,开好目标引领、项目带动、要素支撑、转型升级四个“药方子”,着力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创收能力快速提升,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目标引领。河溜镇分析研判各村搭建村企联建“连心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实施内容和预期目标,建立目标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三单式”推进机制,制定年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规划,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种养殖及订单农业工作推进专班,针对性做好各村“一村一品”“一村一企”“土地大托管”“农业倍增”13个项目和50多家小微企业或合作社与20个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对接。把集体收入全面超过50万元作为村主要干部考核任用重要依据,树立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对因创新发展思路出现的探索性失误加大容错力度,为村主要干部心无旁骛谋发展扫平思想障碍。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30—50万元的村3个,10—30万元的村17个。
项目带动。河溜镇以祠堂、葛山、永济、毛园等村7个项目带动村为纽带,打造龙虾、西瓜、草莓、蔬菜种植基地7400多亩;以淮矿生态农业园为载体,建设集红色教育、智慧果蔬、休闲民宿、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产业示范园;以高标准农田改造为契机,培育11万亩优质粳糯稻生产基地。同时,通过采取“保低+分红”的模式,固化利益保障等多项举措,帮助群众算清对比账、经济账、长远账,将分散的土地连点成片、集约管理、规模种植,实现风险共担、效益最大,带动村集体增收,有力助推“民富村强”迈大步。
要素支撑。河溜镇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优质粳糯稻、大棚果蔬、立体种养等6个特色农产品和“一村一企”、股份合作社等7个融合发展项目,让资产资源变资金,让农业主体“生血”创收入,推动闲置资产“活血”破瓶颈,盘活闲散资源资产1000余万元、村集体土地1900多亩;按照“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约940余农户由村民变股民。同时,以项目入股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级无项目、无资源、无资金问题,20个村形成了经营性资产170多个,累计增加收入约230多万元。
转型升级。河溜镇扎实推进“党建+特色产品+乡村旅游”体系建设,让20个村分别承担河溜小豆饼、河溜糯稻、河溜首饰品、河溜西瓜、河溜烧饼等10余个地方特色产品和芡河湖休闲垂钓、涡河绿色步道、淮矿生态农业、九连塘公园、莲花花鼓灯演绎等8余个本地优秀文化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标识注册和宣传推广,探索村集体经济与农文旅产业、健康养生资源的深度融合,将河溜林场打造成为娱乐休闲、服务消费、文体康养等一体化的“农旅中心”,推进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加速度”。
下一步,河溜镇将继续发挥地方资源禀赋、文化内涵等资源,探索党建引领“合作联盟+集体经济”的路子,形成成熟稳定的“抱团”发展途径,不断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