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姚李镇着力加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使群众在参与中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文化阵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余万元升级改造姚李镇综合文化站,改造面积近1200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舞蹈室、书画室、健身房等功能室,增添了互动式党史宣讲、文艺演出、文艺沙龙、航空科普等功能,改造后的场所环境更舒适、功能细节更完善、互动沉浸感更丰富。同时,完善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辖区17个行政村建立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全镇建立起以综合文化站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举办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结合姚李特色、时令、节庆等因素,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开展“送文化进村”“送文艺下基层”等活动,聚焦全区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六大重点工作内容,紧紧围绕“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活动”要求,镇级年平均活动场次达50余场次,组织各村每月开展2到3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引导群众成为文化活动主角,让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突出地方特色,提升服务水平。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地方曲艺与政策理论宣传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政策理论宣讲模式。通过姚李镇蓼花庐剧团等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推动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志愿服务等活动。同时,提升“姚李大舞台·想来你就来”文化影响力,分季度分片区开展农民文艺汇演;成功举办“无事”找书记农民丰收节暨农副产品展销节、第十九届农民篮球赛及乒乓球、象棋、广场舞、乡村春晚等9大类100余场次的文化活动。
(徐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