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飘香农家忙。眼下,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雷埠乡3400余亩再生稻头茬陆续成熟进入收获期,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夏季虽然雨水多,对再生稻没有半点影响,目前我已收割了80多亩,亩均产量达1400多斤,且今年头茬收割时间较往年相比也提前了10天左右,二季收成肯定是不会差的,明年我还要继续扩大再生稻的种植面积。”土塘村种粮大户贾炳苗今年种植185多亩再生水稻,通过收割的产量和往年一对比,每亩增收五六百元,尝到甜头的他对明年种植再生稻更是信心满满。
“再生稻确实具有省工省药、增产增收等许多优点,听政府推广再生稻完全是正确的。”在白桥村黄象来家庭农场再生稻收割现场,金灿灿的稻谷随风摇曳,2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争分夺秒开始收割,从收割机尾部排出的秸秆碎末均匀地撒落到田间,不一会儿,满载稻谷的收割机到运粮车处卸粮。黄象来说,自乡政府推广种植再生稻以来,他每年种植再生稻的面积也逐渐扩大,今年他种植了310多亩再生稻,眼下头茬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计划赶在三天内完成收割,为再生稻的二茬生长留出充足的时间。
“二茬稻桩留30厘米左右合适。”在腾云村宏基家庭农场的收割田间,雷埠乡农业站站长钱逢和一边检查收割后的再生稻二茬禾桩情况,一边指导农机手调整降低收割高度。据钱逢和站长介绍,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收割后的稻茬休眠芽继续发苗长穗”的种植模式。头季收割之后,就进入再生稻的二茬管理阶段,进行施肥让其继续生长,稻茬重新发苗结穗,留下30厘米左右高度的原稻桩,促进秧苗生长整齐穗大,进一步提升产量。
近年来,雷埠乡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充分利用域内适合再生稻种植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条件的自然优势,积极引导新型农业主体、种粮大户等发展再生稻种植,通过政策引导扶持、科技服务助力等推广再生稻生产,逐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确保了粮食安全,还能带动农民增收,有力推动了水稻产业化良性发展。
(陈凤宽 钱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