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怀宁县雷埠乡雷埠村月亮圩一望无垠的田野里,一架满载药液的无人机在植保员的操控下,按照设定的路线在田野上来回进行飞防作业,伴随着无人机来回的“嗡嗡”声,旋翼下喷出的均匀药剂水雾,精准地洒向绿油油的水稻叶片上,为水稻披上健康“防护服”。
“今天39度的高温,不是无人机这农药就根本施不了。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有乡农业站农技员现场指导,施药有无人机,这800多亩水稻基本算是进入了粮仓了。”看着无人机旋翼下喷洒均匀的药雾和长势喜人的水稻,雷埠村经济联合社生产管理员彭贤甲对今年的秋粮丰收满怀信心。彭贤甲说,像这样的高温天气,民工在水田1米高的水稻禾苗中行走打药,每人每天最多只能打10亩左右,且还存在中暑的危险,无人机1天就喷洒农药400多亩,1台无人机的作业量,就接近50名民工的工作量。
近年来,怀宁县雷埠乡始终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贯穿于水稻标准化种植全过程,大力普及推广机械插秧、无人机施肥、无人机病虫害防治以及机械化收割、烘干等科技化种植手段,进一步推动了水稻种植的智能化、机械化、高效化,走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当前主治二代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兼治稻纵卷叶螟,查治稻叶瘟和细菌性病害。二化螟重发田块隔10天再治一次。”在腾云村宏碁家庭农场种植的水稻田间,雷埠乡农业站站长钱逢和正在田里查看水稻长势和病虫害情况,指导农场负责人郝生宏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据钱逢和站长介绍,当前,全乡一季水稻开始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水稻产量形成关键期,为做好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田间管理,雷埠乡农业站农技人员全部深入生产一线,送“技”到田,指导种植户高质高效开展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精细化、智能化工作,全力以赴为秋粮丰收保驾护航。
眼下,雷埠乡24000多亩一季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病虫害防控的“窗口期”,加之今夏降雨偏多,高温高湿气候加重了水稻病虫害发生。为打好水稻“虫口夺粮”攻坚战,该乡迅速反应部署,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跟踪水稻长势、病虫害发生动态,现场指导种植户充分运用“一喷三防”等现代农业技术做好水稻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通过在叶面喷施具有杀虫、杀菌、促生长等作用的药剂,达到防病、防虫、防早衰的目的,实现增粒增重增质的效果,力保秋粮丰收。
(陈凤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