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文明之花”常开常盛,近年来,平岗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风堂阵地,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比等措施,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引导村民从基层治理的“看客”变身“主人翁”,让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
拓阵地,建机制,移风易俗有序推进。“新时代 风尚高 婚喜事 简办好 讲文明 树新风 破迷信 恶习抛……”在平岗街道芮祠新村随处可见此类接地气的移风易俗宣传语。近年来,为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平岗街道把完善好、运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依托芮祠新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新风堂”,由村里免费提供宴席场地,并与当地的农家乐餐饮服务单位达成合作,要求“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宴席俭办、余事不办”,明确宴席数量,每桌餐饮标准等。严禁同一事项分批办、多地办宴席,随礼量力而行,让宴席操办有规有矩。组建了由村干部、老党员、网格长、村民代表组成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定期碰头议事,实现村事共商、村务共管、村情共知。自“新风堂”成立以来,已承办红白事6 场,50桌,为村民节省办理酒席资金 12余万元,节约礼金 20余万元。
广宣传,除陋习,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李大妈,咱们这个垃圾以后都放进垃圾桶里,您要是提不动可以随时喊我们来。”为美化乡村环境,平岗街道建立“新风尚——‘加’‘简’生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项目,每周定期走访村内的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帮助群众打扫卫生,解读最新的政策法规,宣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通过志愿服务引导村名自觉改变陈规陋习,规范村民行为,汇聚美丽乡村建设“正能量”。“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日常都会将垃圾收集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村里环境干净了,空气也好了。”志愿者袁胜利高兴地说道。同时,平岗街道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引导群众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如今,走进平岗街道乡村,清新脱俗的文明风气扑面而来,房前屋后绿树繁花,红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平坦整洁的乡村小道、多彩的文化墙勾勒出一幅恬静悠然、生态宜居的移风易俗文明图景。
选典型,育新人,乡风文明逐步形成。为充分发挥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岗街道研究制定《平岗街道“文明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平岗街道“最干净”“最美”荣誉评选暨“江淮果岭 无塑行动”实施方案》,将“积分制”与移风易俗结合起来,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和积分办法,对群众移风易俗情况进行积分评定,利用“爱心超市”等载体给予激励嘉许,常态开展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叶集好人”“好婆婆”“好儿媳”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崇德向善的氛围更加浓郁、底蕴更加丰厚。截至目前,已评选星级文明户115户,“最美庭院”32户,发放文明积分6万余分,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乡风“大文明”,让文明新风尚在平岗的大街小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彭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