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呵护“天使微笑”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4-07-23 12:39

安徽网铜陵消息 长江水浩浩荡荡自西向东而来,进入铜陵后却变成了由南向北流。陆游还为此作诗《夜宿羊山矶》,其中前四句“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绝壁临江,回波成浪,造就了“江拐弯,海掉头”奇观。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此,前身系1994 年建成的铜陵白鱀豚养护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鱀豚、江豚等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

近年来,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行动,大力探索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体系,持续推进以“减轻人为活动干扰,还长江江豚自然栖息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精心打造出“铜”护豚笑品牌,并先后收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科学研究基地”“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网络理事单位”“中国生物圈保护区成员单位”、“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单位”等众多殊荣,谱写出了一段江豚和人的动人故事。

打造“家”港湾,百里江段任“豚”游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铜陵、芜湖和池州3市,全长 58 公里,总面积 31518 公顷。“江拐弯,海掉头”造就感潮江段,同时因多弯多岔,沙洲发育较好,这里成为了江豚最喜欢的天然栖息地。

为更好地呵护江豚那一抹“微笑”,保护区管理局近年来精心织起一张“天罗地网”,通过积极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改建升级迁地保护基地,建成水生哺乳类声影像智慧监测管理平台,分别在安平洲头、大通鹊江、保护区补水趸船水下安装江豚声呐监测装置,以及9个铁塔高空视频监控平台,不仅填补了保护区野外技防的空白,也使得江豚保护更加精准化,做到了天上有“千里眼”、水下有“顺风耳”。

同时,抓实抓细“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积极参与、推动保护区内砂场、码头、船厂等设施清理和整治,累计关停拆除沿江化工企业5家,拆除码头及非码头设施100余个。在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联合开展船舶限速限航工作,上行不超过15公里/小时,下行不超过25公里/小时,这是国内唯一一个为保护长江江豚而在长江干流对船舶航行进行限速限航管制的保护区。联合铜陵渔政、海事、水上公安等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涉区非法渔业、非法采砂行为的打击工作,抓实抓细“十年禁渔”工作等长江大保护工程,放养各类鱼苗约630万尾,长江铜陵段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2023年10月更是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使得铜陵江段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江豚逐浪成为了一种新常态。2023年经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发现野生江豚数量超60头,较2012年增加50%,成为为密度最高江段之一。

此外,今年上半年还聚焦聚力“世界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宣传,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铜陵日报社小记者走进淡水豚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实践活动,联合华为开展以“绘声绘色,笔画自然”为主题的主体宣传活动,联合铜陵海关开展“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主题党日活动等,在展示保护区新做法新亮点的同时,大力营造“爱护长江江豚、保护长江生态”良好的社会氛围。

攻坚“育”难题,“豚丁兴旺”见曙光

江豚的人工繁殖仍然是个难题。幼豚出生后,要经历出水呼吸、母子关系建立、母乳喂养等关键环节,存活率不算高。为此,保护区管理局充分利用2021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先后建设完成相望岛护岸、救护池清淤、生态治理、外河清淤、中心水塘治理、元宝岛护岸等工程。特别是占地15亩的救护池的建设,将发挥“三房”作用,即平时为将作为处于怀孕、妊娠、分娩、哺乳期母豚提供特殊的照顾的“保育房”,极大地提升了迁地保护基地的管护能力和水平。

同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走出去学习“取经”,局领导多次带队前往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天鹅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考察学习,努力提升江豚研究和保护能力。2022年,保护区科研人员陈燃、黄立新还全程参与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科考干流段工作。其中,前者撰写的《基于PAE编码系统构建的半自然条件下长江江豚行为谱》《半自然水域一例死亡长江江豚的组织解剖及病理分析》《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等学术论文先后发表于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极大地提升了保护区的国内外影响和知名度。

为防止近亲繁殖出现死亡率高、物种退化问题,2021年保护区管理局主动参与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也是全省参与实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的首个城市,于当年4月从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2头成年雄性长江江豚,同年12月遴选出2头雄性江豚运往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3年4月,保护区迁地基地再一次迎来了“开枝散叶”,江豚数量达到12头,可喜的是今年上半年又有江豚当上了“准妈妈”。

突出“党”引领,护豚铁军基石牢

这支能打善战护“豚”铁军的练成,离不开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局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逐一签订《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创新开展党建联建,常态化与铜陵海事处、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铜陵派出所、铜陵市税务局党支部开展“学史力行 护卫江豚”“党建引领生态保护 共同执法巡护长江”等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这使得护“豚”铁军队伍越来越庞大、工作作风也越来越严实。

强化“争”意识,挺进前列也有我

“扛旗争先”一直是护“豚”人的座右铭。今年以来,保护区管理局除了全力守护好江豚外,聚焦聚力“挺进全省前列”奋斗目标,充分发扬“奋斗有我”的主人翁精神,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做到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及时研学2024年全市“新春第一会”——重大项目突破年暨营商环境提升年动员大会和市第一季度工作点评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铜陵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包保走访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手册等,常态化做好“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夏日访企“手拉手”等活动,包保干部坚持做到访前“三清”、访中“三问”、访后“三解”,有力助推普济圩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安徽长金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茁壮成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自上世纪,积极谋划项目,成功争取到省林业局600万元长江江豚能力建设提升项目。强化“肩上有担、心中有责”的意识,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做深“豚”文章,唱响“微笑天使”招牌,积极参与郊区大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链“双招双引”工作,助力大通古镇风景区建设。

与此同时,还积极履行包保单位职责,全力帮助枞阳新丰村打造中草药种植基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局领导主动对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好人、农场负责人余青青探讨交流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提高经营组织水平,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保护区管理局将秉持“江拐弯,海掉头”的胆识和气魄,砥砺“铜陵发展 奋斗有我”的主人翁担当,进一步强化责任拉高标杆,持之以恒推进迁地保护行动,加强长江江豚人工繁育保护力度,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展现新作为,努力为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贡献力量。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张西斌/供稿

安徽网铜陵消息 长江水浩浩荡荡自西向东而来,进入铜陵后却变成了由南向北流。陆游还为此作诗《夜宿羊山矶》,其中前四句“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绝壁临江,回波成浪,造就了“江拐弯,海掉头”奇观。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此,前身系1994 年建成的铜陵白鱀豚养护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鱀豚、江豚等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

近年来,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行动,大力探索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体系,持续推进以“减轻人为活动干扰,还长江江豚自然栖息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精心打造出“铜”护豚笑品牌,并先后收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科学研究基地”“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网络理事单位”“中国生物圈保护区成员单位”、“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单位”等众多殊荣,谱写出了一段江豚和人的动人故事。

打造“家”港湾,百里江段任“豚”游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铜陵、芜湖和池州3市,全长 58 公里,总面积 31518 公顷。“江拐弯,海掉头”造就感潮江段,同时因多弯多岔,沙洲发育较好,这里成为了江豚最喜欢的天然栖息地。

为更好地呵护江豚那一抹“微笑”,保护区管理局近年来精心织起一张“天罗地网”,通过积极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改建升级迁地保护基地,建成水生哺乳类声影像智慧监测管理平台,分别在安平洲头、大通鹊江、保护区补水趸船水下安装江豚声呐监测装置,以及9个铁塔高空视频监控平台,不仅填补了保护区野外技防的空白,也使得江豚保护更加精准化,做到了天上有“千里眼”、水下有“顺风耳”。

同时,抓实抓细“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及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积极参与、推动保护区内砂场、码头、船厂等设施清理和整治,累计关停拆除沿江化工企业5家,拆除码头及非码头设施100余个。在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联合开展船舶限速限航工作,上行不超过15公里/小时,下行不超过25公里/小时,这是国内唯一一个为保护长江江豚而在长江干流对船舶航行进行限速限航管制的保护区。联合铜陵渔政、海事、水上公安等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涉区非法渔业、非法采砂行为的打击工作,抓实抓细“十年禁渔”工作等长江大保护工程,放养各类鱼苗约630万尾,长江铜陵段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2023年10月更是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使得铜陵江段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江豚逐浪成为了一种新常态。2023年经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发现野生江豚数量超60头,较2012年增加50%,成为为密度最高江段之一。

此外,今年上半年还聚焦聚力“世界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宣传,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铜陵日报社小记者走进淡水豚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实践活动,联合华为开展以“绘声绘色,笔画自然”为主题的主体宣传活动,联合铜陵海关开展“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主题党日活动等,在展示保护区新做法新亮点的同时,大力营造“爱护长江江豚、保护长江生态”良好的社会氛围。

攻坚“育”难题,“豚丁兴旺”见曙光

江豚的人工繁殖仍然是个难题。幼豚出生后,要经历出水呼吸、母子关系建立、母乳喂养等关键环节,存活率不算高。为此,保护区管理局充分利用2021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先后建设完成相望岛护岸、救护池清淤、生态治理、外河清淤、中心水塘治理、元宝岛护岸等工程。特别是占地15亩的救护池的建设,将发挥“三房”作用,即平时为将作为处于怀孕、妊娠、分娩、哺乳期母豚提供特殊的照顾的“保育房”,极大地提升了迁地保护基地的管护能力和水平。

同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走出去学习“取经”,局领导多次带队前往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天鹅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考察学习,努力提升江豚研究和保护能力。2022年,保护区科研人员陈燃、黄立新还全程参与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科考干流段工作。其中,前者撰写的《基于PAE编码系统构建的半自然条件下长江江豚行为谱》《半自然水域一例死亡长江江豚的组织解剖及病理分析》《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等学术论文先后发表于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极大地提升了保护区的国内外影响和知名度。

为防止近亲繁殖出现死亡率高、物种退化问题,2021年保护区管理局主动参与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也是全省参与实施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的首个城市,于当年4月从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2头成年雄性长江江豚,同年12月遴选出2头雄性江豚运往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3年4月,保护区迁地基地再一次迎来了“开枝散叶”,江豚数量达到12头,可喜的是今年上半年又有江豚当上了“准妈妈”。

突出“党”引领,护豚铁军基石牢

这支能打善战护“豚”铁军的练成,离不开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党性。局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部门负责人逐一签订《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创新开展党建联建,常态化与铜陵海事处、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铜陵派出所、铜陵市税务局党支部开展“学史力行 护卫江豚”“党建引领生态保护 共同执法巡护长江”等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这使得护“豚”铁军队伍越来越庞大、工作作风也越来越严实。

强化“争”意识,挺进前列也有我

“扛旗争先”一直是护“豚”人的座右铭。今年以来,保护区管理局除了全力守护好江豚外,聚焦聚力“挺进全省前列”奋斗目标,充分发扬“奋斗有我”的主人翁精神,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做到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及时研学2024年全市“新春第一会”——重大项目突破年暨营商环境提升年动员大会和市第一季度工作点评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铜陵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包保走访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手册等,常态化做好“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夏日访企“手拉手”等活动,包保干部坚持做到访前“三清”、访中“三问”、访后“三解”,有力助推普济圩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安徽长金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茁壮成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自上世纪,积极谋划项目,成功争取到省林业局600万元长江江豚能力建设提升项目。强化“肩上有担、心中有责”的意识,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做深“豚”文章,唱响“微笑天使”招牌,积极参与郊区大健康和文化旅游产业链“双招双引”工作,助力大通古镇风景区建设。

与此同时,还积极履行包保单位职责,全力帮助枞阳新丰村打造中草药种植基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局领导主动对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好人、农场负责人余青青探讨交流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提高经营组织水平,带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保护区管理局将秉持“江拐弯,海掉头”的胆识和气魄,砥砺“铜陵发展 奋斗有我”的主人翁担当,进一步强化责任拉高标杆,持之以恒推进迁地保护行动,加强长江江豚人工繁育保护力度,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展现新作为,努力为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贡献力量。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张西斌/供稿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