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叶集区姚李镇:传统花棍“舞”出银龄风采

2024-07-19 10:22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叶集区姚李镇文体公园、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盛景家园、盛世豪庭等广场,居民们晚饭后习以为常地来此跳广场舞健身,乐此不疲。然而,在光华西路繁华的盛世豪庭新时代文明广场,一群60、70后的爷爷、奶奶级别的银龄老人,别出心裁地打起了花棍舞,他们合着音乐节奏整齐划一的动作,让一旁围观的群众赏心悦目。时下,传统的花棍“舞”出了银铃风采,成为镇区盛世豪庭广场一道最美的风景。

据了解,“打花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活动,经过历史传承,现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充满节日喜庆风味,深得广大群众喜爱。花棍舞以它的舞蹈道具“花棍”而得名,人们在竹竿两头装上钱铃和碎布头,同时又巧妙地将锣、鼓、快板等乐器与花棍结合在一起,成为边舞边唱、花棍叮咚、声调欢快的民间“花棍舞”。

广场上,老人们手持五颜六色的花棍,花棍在手中任意翻飞,让人眼花缭乱。耍棍子的全神贯注,看表演的人神情愉悦,乐在其中。盛世豪庭花棍舞蹈队一共20人,是以民间花棍舞传承人卢坤富、顾秀兰等为首成立起来的。队员平均年龄60岁,成为公园夜晚里一道亮丽风景,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项体育运动。舞蹈队从成立之初的5人发展到目前的20多人,队伍不断扩大,吸引着更多中老年朋友加入其中。

招式花哨, 赏心悦目。每人双手各持一根长约60厘米的细棍,来回击打另外一根两端带有彩花绒球的棍子,在左右手倒替间变换着各种招式,时而翻飞,时而绕身,时而低挑,时而高抛,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每天夜晚,老人们精神矍铄地打着花棍,吸引众人围观并拍手叫好。“落地钟摆、旱地拔葱、鲤鱼摆尾,这是‘打花棍’的入门三式,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也是必须要练好的基本功入门诀窍。”年过六旬的花棍舞传承人卢坤富介绍说。

“花棍舞”不仅是非常重要的非遗文化,而且更具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功能,练习“花棍舞”,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服务新时代,达到古为今用,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而且又有全新的现代化广场舞气息,也是非遗“花棍舞”与典型的广场舞的巧妙组合,极大地吸引了众多银铃老人积极参与。

“自打练习打花棍后,每天精神头特别好,我就像变了个人。”今年69岁的顾秀兰饶有兴趣地说。据说“打花棍”这是一项双手运动,能使左右脑都得到训练,提高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和老花眼等常见老年病。近日,有不少镇区老年群众积极报名参与花棍舞队伍,文化部门准备组织举办中老年花棍舞培训,营造全民健身活动的浓厚氛围,办一个集花棍舞+广场舞+双人舞多舞种为一体的培训班,让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眼下,“花棍舞”已成为镇区群众引领时尚、追求完美、强身健体、传承非遗的美好向往,不断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程度厚)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叶集区姚李镇文体公园、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盛景家园、盛世豪庭等广场,居民们晚饭后习以为常地来此跳广场舞健身,乐此不疲。然而,在光华西路繁华的盛世豪庭新时代文明广场,一群60、70后的爷爷、奶奶级别的银龄老人,别出心裁地打起了花棍舞,他们合着音乐节奏整齐划一的动作,让一旁围观的群众赏心悦目。时下,传统的花棍“舞”出了银铃风采,成为镇区盛世豪庭广场一道最美的风景。

据了解,“打花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活动,经过历史传承,现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充满节日喜庆风味,深得广大群众喜爱。花棍舞以它的舞蹈道具“花棍”而得名,人们在竹竿两头装上钱铃和碎布头,同时又巧妙地将锣、鼓、快板等乐器与花棍结合在一起,成为边舞边唱、花棍叮咚、声调欢快的民间“花棍舞”。

广场上,老人们手持五颜六色的花棍,花棍在手中任意翻飞,让人眼花缭乱。耍棍子的全神贯注,看表演的人神情愉悦,乐在其中。盛世豪庭花棍舞蹈队一共20人,是以民间花棍舞传承人卢坤富、顾秀兰等为首成立起来的。队员平均年龄60岁,成为公园夜晚里一道亮丽风景,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项体育运动。舞蹈队从成立之初的5人发展到目前的20多人,队伍不断扩大,吸引着更多中老年朋友加入其中。

招式花哨, 赏心悦目。每人双手各持一根长约60厘米的细棍,来回击打另外一根两端带有彩花绒球的棍子,在左右手倒替间变换着各种招式,时而翻飞,时而绕身,时而低挑,时而高抛,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每天夜晚,老人们精神矍铄地打着花棍,吸引众人围观并拍手叫好。“落地钟摆、旱地拔葱、鲤鱼摆尾,这是‘打花棍’的入门三式,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也是必须要练好的基本功入门诀窍。”年过六旬的花棍舞传承人卢坤富介绍说。

“花棍舞”不仅是非常重要的非遗文化,而且更具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功能,练习“花棍舞”,不仅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服务新时代,达到古为今用,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而且又有全新的现代化广场舞气息,也是非遗“花棍舞”与典型的广场舞的巧妙组合,极大地吸引了众多银铃老人积极参与。

“自打练习打花棍后,每天精神头特别好,我就像变了个人。”今年69岁的顾秀兰饶有兴趣地说。据说“打花棍”这是一项双手运动,能使左右脑都得到训练,提高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和老花眼等常见老年病。近日,有不少镇区老年群众积极报名参与花棍舞队伍,文化部门准备组织举办中老年花棍舞培训,营造全民健身活动的浓厚氛围,办一个集花棍舞+广场舞+双人舞多舞种为一体的培训班,让群众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眼下,“花棍舞”已成为镇区群众引领时尚、追求完美、强身健体、传承非遗的美好向往,不断地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程度厚)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