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潜山市五庙乡:“三链联动”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2024-07-12 15:18

近年来,潜山市五庙乡坚持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管理链、教育链、制度链“三链”联动,有力破解流动党员联系难、教育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破题见效。

铸牢“管理链”,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运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常态化开展摸排,全面掌握流动党员个人信息、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逐人登记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及时向纳入管理的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50余本。同时,根据党员分布情况有计划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今年新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1个。建立“在村党员——流动党员——困难群众”结对机制,由在村党员“一对一”“一对多”联系流动党员,采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将党组织学习内容、村集体重大事务、党费收缴、重要组织活动等内容及时告知在外流动党员,让流动党员及时掌握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家乡发展状况;注重发挥部分流动党员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实施“反哺桑梓”计划,建立流动党员点对点联系困难群众机制,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2023年以来,累计帮助家乡群众解决身边实际困难70余个。

拓宽“教育链”,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按照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方式,组织流动党员积极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通过“学习强国”“潜山先锋”等平台,定期推送党务知识、红色影视、微党课等内容,引导流动党员开展线上讨论,利用零碎时间学习交流。创新流动党员学习教育载体,通过线上送学、邮寄资料等方式,为流动党员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松劲”“不掉队”。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并为流动党员党支部送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书籍100余册。

拧紧“制度链”,确保党员流动不“流责”。建立健全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管理”制度,将流动党员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与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探索建立结对共建机制,将教育、文化等活动场所向流动党员开放,着力解决流动党员组织管理难、学习教育难、参与活动难等问题,为流动党员安“家”。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鼓励流动党员在“双招双引”、基层治理等方面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引导流动党员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落实慰问关怀制度,常态化开展流动党员走访,通过“一封慰问信、一通问候电话、一次走访慰问、一次征求意见”等方式送去组织的牵挂和温暖,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定期组织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听取流动党员对家乡发展及流动党建工作的相关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交流创业致富经验,传播家乡“好声音”,有效吸引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回流,真正让党员流动不流失、作用能发挥。

( 蒋伟)

近年来,潜山市五庙乡坚持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管理链、教育链、制度链“三链”联动,有力破解流动党员联系难、教育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破题见效。

铸牢“管理链”,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运用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常态化开展摸排,全面掌握流动党员个人信息、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逐人登记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及时向纳入管理的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50余本。同时,根据党员分布情况有计划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今年新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1个。建立“在村党员——流动党员——困难群众”结对机制,由在村党员“一对一”“一对多”联系流动党员,采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将党组织学习内容、村集体重大事务、党费收缴、重要组织活动等内容及时告知在外流动党员,让流动党员及时掌握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家乡发展状况;注重发挥部分流动党员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资源优势,实施“反哺桑梓”计划,建立流动党员点对点联系困难群众机制,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2023年以来,累计帮助家乡群众解决身边实际困难70余个。

拓宽“教育链”,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按照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方式,组织流动党员积极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通过“学习强国”“潜山先锋”等平台,定期推送党务知识、红色影视、微党课等内容,引导流动党员开展线上讨论,利用零碎时间学习交流。创新流动党员学习教育载体,通过线上送学、邮寄资料等方式,为流动党员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松劲”“不掉队”。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并为流动党员党支部送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书籍100余册。

拧紧“制度链”,确保党员流动不“流责”。建立健全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管理”制度,将流动党员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与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探索建立结对共建机制,将教育、文化等活动场所向流动党员开放,着力解决流动党员组织管理难、学习教育难、参与活动难等问题,为流动党员安“家”。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鼓励流动党员在“双招双引”、基层治理等方面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引导流动党员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落实慰问关怀制度,常态化开展流动党员走访,通过“一封慰问信、一通问候电话、一次走访慰问、一次征求意见”等方式送去组织的牵挂和温暖,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定期组织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听取流动党员对家乡发展及流动党建工作的相关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交流创业致富经验,传播家乡“好声音”,有效吸引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回流,真正让党员流动不流失、作用能发挥。

( 蒋伟)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