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巢湖消息 今年以来,巢湖市注重发挥党建引领、群众志愿、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体系的磅礴力量,着力推动扫黄打非“护苗”行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相融、与综合治理相融、与文化建设相融,为广大家庭和未成年人提供学习实践、维权保护等一站式服务,全方位营造关爱儿童健康成长浓厚氛围,用“爱”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图为师生们正在参观“巢有爱˙护苗”剪纸非遗艺术展
非遗传承,让“护苗”把根留住。巢湖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精心培育“巢有爱·护苗”行动中的非遗特色。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充分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将“扫黄打非”与非遗传承相融合,以剪纸为载体,普及“扫黄打非·护苗”知识。通过巢湖市非遗剪纸艺术作品展在全市中小学校的常态化巡展,让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文化活动中对“扫黄打非”概念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养成文明上网、绿色阅读等良好习惯,主动拒绝非法出版物,抵制有害思想文化的侵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
图为孩子们正在手工制作富有节日特色的护苗作品
陪伴成长,让“护苗”浸润童心。为营造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各街镇、成员单位开展“手绘绿书签”、“健康文明有我”等不同主题“护苗”活动,通过多种方式陪伴孩子们观看、阅读、分享、制作,现场普及“绿书签”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孩子们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同时引导孩子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远离非法有害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及网络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各地还创新开展了结对共建工作,如全国“扫黄打非”示范点黄麓镇建中村与中庙街道以“巢有爱·护苗”为主题,开展了“经典阅读”、“手绘绿书签”、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素养专题宣讲进校园、非遗走进绿书签等活动,搭建起了更加紧密的“护苗”网络。
图为巢湖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家莲和徒弟雷玉君教唱巢湖民歌
汇聚力量,让“护苗”人人参与。巢湖市人民检察院、巢湖市法院、团市委等单位积极开展“护苗”进校园、“护苗”进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普及学生500余人。各地、各单位注重把“四员一律”、“五老人员”等引入宣传队伍,倡导人人都是宣传者、志愿者、监督员,夯实“护苗”工作群众基础,如巢湖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家莲和她的徒弟雷玉君来到了校园里,教唱巢湖民歌,讲述巢湖故事,引导孩子们热爱文艺、健康生活。今年至今,全市共张贴海报100余张,发放绿书签1000余张、“扫黄打非”宣传单页3000余份。
图为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常抓常效,让“护苗”风清气正。先后召开2次专题调度会,组织成员单位和各镇街统筹开展3次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属地公安、文化、市监、教育等部门对书店、文具店、文娱企业、印刷企业、打字复印店、超市、快递站点等场所,对经营证照、出版物合规、流通查验、承印验证、实名收寄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全覆盖查验。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工作人员300余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200余家次,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同时,多点发力日常巡查,定期进行出版物检查及网上巡查,对各类非法出版和有害书籍传播进行重点监管,巡查阵地涵盖了实体书店、境内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和网民自建的网站、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切实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刘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