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的田地里,机械轰鸣,旋风耙和秸秆打捆机配合默契,废弃的秸秆经过旋转、压缩、捆绑……瞬间一块块“金砖”从机器尾部吐出,整齐摆放在田地里。随后“金砖”被集中装车,送至养殖场、发电厂,进行综合利用。
“秸秆打捆离田真是帮我们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政府组织打捆机直接把散落的秸秆免费打捆运出,节约了我们处理秸秆的时间,方便我们夏播夏种,真是太好了。”杨大爷看着自己地里的秸秆被全部打捆运出时开心地说。
在宿州市埇桥区潘雷养殖场,一辆辆装满“金砖”的运输车正在有序卸装。负责人潘雷高兴地说:“目前,农场养了五百多头牛,草料需求量很大,如果从外地采购,成本高还费力。现在直接回收附近农户收割下来的秸秆,既帮农户处理了秸秆,又为我们节约了成本,实现双赢。”
夏收开始后,大营镇变“堵”为“疏”,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既从源头上消除焚烧隐患,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截至目前,该镇秆打捆离田率87%以上,综合利用率95%以上。
下一步,大营镇将持续践行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立足自身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坚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提高秸秆“五化”利用率,力争消除焚烧隐患,让小秸秆发挥大效益。
孙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