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6月5日上午,祁门安凌镇充分依托新时代实践所、站,积极组织安凌中心学校师生代表40余人在“祁门粮仓”核心产区——芦荔村会客厅和“祁遇稻田”开展首次“芒种”节气文化主题研学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农历节气、习俗文化,让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节气对农事生产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其粮食安全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居安思危、担当有为的良好习惯。
在芦荔村会客厅,研学老师给大家介绍了“祁、稻、村、农”四大主题的课程菜单,随后通过PPT的形式带领学生们从水稻生长的十个过程了解稻米的一生。在活动中,让孩子对于插秧有了基础认识,了解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中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水稻苗长什么样?农民伯伯是怎么插秧的?脚踩进泥土里是什么感觉?在研学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穿戴好涉水裤、戴好草帽、下田体验,在劳动中亲近自然,感受泥土的气息,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劳动带来的欢乐。从课堂到田间,从书本到实践,通过授课、触摸、探索、感受,孩子们左手拿苗、右手插秧,拿捏深浅、斟酌间距,认真地将秧苗一束束插入稻田中,沉浸式体验了一次农耕文化生活。在这里,孩子们领会了“汗滴禾下土”的辛勤,感受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同时,研学也给他们带来了芒种不一“秧”的农耕乐趣。
今后,祁门县安凌镇将进一步积极推广芦荔经验,围绕“祁遇稻田”主题研发亲子游研学项目,新建一批稻田“猫咖”、多功能游乐园、会客厅茶饮和食宿场所“稻禾餐厅”等打卡点,带动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发展当地民宿,拓展农文旅多元化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祁门粮仓”。同时,鼓励和引导部分村充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等乡村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互惠共赢,带动全镇共同致富。(倪再胜 胡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