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滁州网报道 6月5日,位于明光市北部的潘村湖农场里,一场麦收战役鏖战正酣,200多台收割、运输和秸秆打捆离田机械,穿梭驰骋在金色的麦田里。当天晚间,今年麦收任务完成逾9成。记者了解到,农场3.2万亩耕地全部纳入省级潘村洼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预计今年可提供优质专用小麦3000万斤。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滁州市是农业大市、粮食大市、粮食产业经济大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安徽重要粮仓——
截至2023年,滁州市粮食实现“二十连丰”,总产95.43亿斤,创历史新高,面积增量、总产增量、总产增幅3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台阶、达20176元,增长8.3%;获批全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市试点、全国首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均为全省唯一。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抓小岗促全市,高擎改革旗帜、深化农村改革,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用心用情用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6月4日,潘村湖农场投入300多台收割、运粮和秸秆打捆离田机械展开机收会战,全场3.2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已收获逾八成。通讯员 杨登宏 摄
乡村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据了解,凤阳县小岗村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基础上,牢固树立“大食物观”,聚焦提高粮食单产,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攥牢“粮袋子”,挎好“菜篮子”,端稳“果盘子”。如今,小岗大米、葡萄、甲鱼、草莓、蓝莓等特色农产品,早已畅销大江南北。
抓小岗促全市,提振乡村产业发展的底气,打造乡村振兴的“滁州样板”。我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皖东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土特产”享誉长三角——
天长芡实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023年,该市芡实种植面积7.17万亩,年生产、加工芡实各类产品近5万吨,年产值近30亿元;定远县是国家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省“十强”养殖县之一,全县年出栏生猪140万头,占滁州市近一半。
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各地纷纷立足于特色资源,针对新的市场环境,打开新的广阔视野,使用新的技术条件,采取新的营销手段,开发农业产业新质能——
南谯区立足35万亩人工麻栎林资源优势,发展食用菌面积1000亩,年生产香菇1000多万棒,年产值突破1.2亿元,成功跻身全省食用菌发展重点县行列;全市稻虾共作面积发展到137万亩,年加工小龙虾预制菜2万吨以上,跻身全省稻虾产业排头兵。
在聚焦特色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过程中,我市坚持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将发展触角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二产业,从广袤沃野转移到工厂车间,聚力打造一批“舌尖”上的产业集群,让小小“土特产”钻入农民增收的“金饭碗”。
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市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为主线,着力打造一批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充分利用现有特色产业资源,建设滁菊景观带、农耕体验园、水果采摘园、渔业垂钓园、畜牧科普园等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休闲观光产业。
基于延伸旅游产业链消费链,各地均举办形式多样的农事节庆活动。去年,各县(市、区)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如天长剥菓节、来安桃花节、全椒龙虾节、凤阳小岗葡萄节、明光女山湖大闸蟹开捕节、定远梅白鱼文化旅游节等,既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又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促进农民就地增收。
在壮大乡村富民产业上展现更大作为,我市突出抓好龙头招引、平台建设与乡村旅游,努力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全力实施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加快打造“长三角高端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截至目前,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3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9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80家,其中省级以上80家。
为助力农产品更好“走出去”,今年,我市计划在上海再成立2家“滁”字号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已遴选15家企业50余种名优农产品即将亮相“皖美农品”上海会客厅。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我市已有120余家主体千余种产品亮相长三角等高端农产品市场,预计全年销往沪苏浙地区初级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达585亿元、增长10%左右。
目前,全市培育299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413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11个、居全省第3位。皖东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销往长三角优质绿色农产品突破530亿元。
乡村建设水平蒸蒸日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围绕走好质量兴农、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等“六个之路”,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在皖东大地徐徐展开。
走进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依托山、河、村落、田园资源和茶产业优势,营造“品尝乡村美食、欣赏田园风光、弘扬乡土文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在大柳镇曲亭村,很多游客慕名皇甫山、金甲溪、大柳草场、小北营地“打卡”,乡村旅游产业蒸蒸日上。
根据“千村引领、万村升级”部署要求,该区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加快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
乡村不是孤立的乡村,是城乡融合体系中的乡村。
一直以来,我市朝着为农民打造安居乐业美丽家园的目标不懈努力。各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过程中,我市围绕精品村创建、中心村提升、自然村整治,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特别是在高质量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成立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推进小组,市级领导、相关市直部门分别包保联系24个省级、36个市级精品示范村。
锚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风景片(线),依托全省首个全市域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和12个旅游康养集聚区,着力形成错落有致、产业集聚、文旅融合、特色鲜明的滁州“名片”。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567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创建省级精品示范村24个,7个农业县先后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来安县获“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明光农村人居环境“陆郢模式”全国推广。
繁荣发展,乡愁绵绵。近年来,我市涌现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全国生态文化村”天长市长山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基地”全椒县黄栗树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凤阳县小岗村等。
围绕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标准,我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连续5年在省政府考核中位居前列。
乡村治理质效节节攀升
仲夏至,麦飘香。芒种时节的皖东大地,金黄的麦田孕育着丰收希望,处处焕发勃勃生机。各地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文明乡风吹进千家万户,良法善治浸润民心。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
针对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分散、乡情千差万别的情况,我市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通过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构筑起文明乡村、善治乡村新格局。
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通过群防群治、多元共治等形式,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将乡村治理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探索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建立平安有序的农村社会秩序。全市命名平安乡镇(街道)106个、平安村(社区)989个,创建率分别为91.4%、80.2%,平安建设群众参与率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
对于基层群众来说,身边的矛盾能不能处理好,“天大的小事”有没有人管,直接关乎他们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在滁州,无论是市县、乡镇及其属辖单位,还是社区、村民组,都是化解矛盾、解开疙瘩的“责任部门”。
通过完善“调解+信访”“警民联调”“诉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全市设立村级调委会1216个、乡镇(街道)调委会113个,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全市推进并建设1400多个“百姓评理说事点”,化解纠纷4万余件。累计创建13个国家级、124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10个国家级、9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