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贵池区涓桥镇:四个“着力点”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2024-06-03 10:22

安徽网池州消息 近年来,贵池区涓桥镇积极发挥城郊区位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探索符合镇情村情的特色农业之路,精心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推动城郊高效农业绘就新“丰”景,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着力彰显特色。坚持特色引路和品牌建设双轮驱动,实施“绿色+特色”和品牌战略,走农业精细发展之路,吸引投资,持续培育发展鳜鱼、黄精、食用菌、茶叶、艾草、白芨等特色产业,深耕产品研发,包装冠名锅巴、毛米“革命干粮”,做好“土特产”文章,增强农特产品实力,形成一批乡村振兴产业特色品牌。

着力产业融合。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叠加产业链条,“接二连三”发展农副产品、畜牧水产品、林木制品深加工、休闲采摘、观光旅游,打造花草苗木种植基地。做实农、文、旅、商结合,放大产业集中连片示范效应。构建交互融合产业体系。新增特色种养殖基地4个,农业品牌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家。完成3500亩林下黄精示范基地和三友村黄精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紫岩村黄精工坊建设。

着力优化布局。修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集体经济着力调整优化耕地和农业产业布局,在“两线、一片、四区”上做文章,在山区一线,发展生态休闲体验产业;在普丰村重点建设优质稻基地,在318、236国道沿线和城郊村,着力打造乡村文旅示范带、国家储备林示范区和田园综合体验区,加快“农旅一体化”发展步伐。

着力联农带农。充分发挥衔接资金项目的杠杆作用,拉动1200余万元社会资金注入特色产业。注重发展归雁经济,鼓励返乡能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凤”还“巢”反哺家乡,拓宽就业通道。通过大户示范带动、政策奖励扶持,小额信贷等形式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动能。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村委会+农户”等利益链接模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新增本地劳动力就业120余人次。(通讯员 涓宣)

安徽网池州消息 近年来,贵池区涓桥镇积极发挥城郊区位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探索符合镇情村情的特色农业之路,精心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推动城郊高效农业绘就新“丰”景,助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着力彰显特色。坚持特色引路和品牌建设双轮驱动,实施“绿色+特色”和品牌战略,走农业精细发展之路,吸引投资,持续培育发展鳜鱼、黄精、食用菌、茶叶、艾草、白芨等特色产业,深耕产品研发,包装冠名锅巴、毛米“革命干粮”,做好“土特产”文章,增强农特产品实力,形成一批乡村振兴产业特色品牌。

着力产业融合。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叠加产业链条,“接二连三”发展农副产品、畜牧水产品、林木制品深加工、休闲采摘、观光旅游,打造花草苗木种植基地。做实农、文、旅、商结合,放大产业集中连片示范效应。构建交互融合产业体系。新增特色种养殖基地4个,农业品牌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家。完成3500亩林下黄精示范基地和三友村黄精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紫岩村黄精工坊建设。

着力优化布局。修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集体经济着力调整优化耕地和农业产业布局,在“两线、一片、四区”上做文章,在山区一线,发展生态休闲体验产业;在普丰村重点建设优质稻基地,在318、236国道沿线和城郊村,着力打造乡村文旅示范带、国家储备林示范区和田园综合体验区,加快“农旅一体化”发展步伐。

着力联农带农。充分发挥衔接资金项目的杠杆作用,拉动1200余万元社会资金注入特色产业。注重发展归雁经济,鼓励返乡能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凤”还“巢”反哺家乡,拓宽就业通道。通过大户示范带动、政策奖励扶持,小额信贷等形式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动能。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村委会+农户”等利益链接模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新增本地劳动力就业120余人次。(通讯员 涓宣)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