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根据上级工作部署,我镇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力度,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精准认定低收入人口,合理确定认定范围,规范认定程序。
召开全镇民政专干培训会,细致解读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这五类人员认定范围。解读并下发五类人员认定程序及依据。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持续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加强社会救助政策日常宣传解读力度,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要求镇联村干部和包片村官通过经常性走访困难群众,及时、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对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其家庭状况变化情况,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告知相关救助政策,按规定及时启动救助程序。发现低收入人口可能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核查有关情况,对符合终止条件的按规定终止救助。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部门协同,落实工作职责。
充分认识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作用。民政专干要认真履职,不负使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工作干到实处。镇社会事务办要积极统筹低收入人口认定、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积极同医保、残联等部门做好沟通,及时掌握情况,合理安排相应社会救助。
(叶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