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坚持构建大统战格局,深入挖掘并推动非遗民俗文化与统战工作紧密结合,积极拓展基层统战工作新路径。
统战+非遗民俗,把各条线力量融入进来。坚持“以政治为统领,以文化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的思路,充分发挥肥西深厚的历史底蕴优势,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统战工作力量。以“紫蓬山民俗活动”为载体展现省级非遗魅力,扩大地方特色文化影响,2023年吸引了市内外各类人员在紫蓬山开展乡村振兴成果展、旅游观光达12万多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多万元,在打造成肥西特色文旅名片的同时,也形成互融、互动、互促、互进的发展新格局,吸引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士来投资、消费、旅游和发展。
统战+非遗阵地,把代表性人士汇聚起来。深度挖掘以“刘铭传故事”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肥西淮军文化根脉,充分利用刘铭传故居、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要意义,主动发挥“爱国阵地”作用,讲好“淮军文化”故事,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凝聚港澳台胞、归侨归眷力量。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河)研学基地,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坐馆举办兴趣培训班,提供更多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的机会,不断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活力。
统战+非遗传播,把“西字号”形象展示出来。结合新兴传播优势,把握好非遗与视频传媒融合的“时”与“势”,积极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制作播放《刘铭传在台湾》《刘铭传》《圩堡枪声》等一系列反映淮军将领刘铭传抗法保台、开发宝岛的纪录影片,挖掘创造淮军文化的新价值,打造高质量的党建、干训、研学基地,年均客流量达20万人次。通过话题、推文、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宣传肥西县非遗产品和非遗传承人,将剪纸、三河羽扇、胡氏木雕等非遗文化在直播平台进行线上展示和交流,并作为文创产品积极参与省市县各类文旅节庆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游客主动成为肥西的体验者、推介者。(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