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上海医疗专家的“蚌埠时间”

2024-03-12 09:55   安徽日报

据安徽日报消息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让上海的知名专家给我做了手术,再也不用来回折腾去外地看病了!”近日,蚌埠市的姚女士提起自己看病的经历,由衷地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医院医护人员表示感激。

一个月前,姚女士因“反复胸闷、心悸半年”,来到蚌埠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正在蚌埠医院坐诊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文艺,为她进行冠脉造影。结果发现,姚女士为前降支、回旋支均多处严重狭窄,右冠近段慢性闭塞性病变。

“该名患者由于冠状动闭塞病变时间较长,钙化明显,开通血管难度非常大,因此做这类手术必须格外细致处理。”杨文艺回想当时的救治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3月3日,杨文艺联合多学科专家团队,为姚女士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手术中,杨文艺采取先处理“前降支病变,再处理右冠慢性闭塞性病变”的策略,先于前降支置入支架2枚,后采用正向、逆向相结合的手术方式处理右冠慢性闭塞性病变。在反复尝试使用“导丝冲浪技术”(Surfing)后,终于将逆向导丝送至闭塞段的远端血管。经过3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最终在右冠脉顺利植入支架,开通了右冠血管。如今,姚女士的冠状动脉闭塞成功疏通,身体状况也逐渐好转。

这是上海一院蚌埠医院首次成功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高难度手术,将上海一院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整体平移蚌埠医院,为皖北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

2023年12月,上海一院蚌埠医院正式全面开诊。作为我省首个开诊的国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引入上海一院顶尖技术、科研人才、管理服务,上海一院专家团队和管理团队常驻,扎实推进技术平移、管理平移、品牌平移,真正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专业队”,为3000万皖北人民提供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

除了临床教学、培训,上海一院专家在更精深的科研领域,也为蚌埠医院医疗水平提升给予了很多支持。

“时间不等人,大家都是带着任务来的,要把‘上海效率’同步带过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龚巧云,从上海来蚌埠才两个多月,但对新岗位的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

每周二到周五,是龚巧云的“蚌埠时间”,除了坐诊、手术、培训开课,她还对科室发展、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一年、三年、五年”规划,包括争创省级、国家级重点专科,将科室的管理秩序和上海总院科室接轨,进一步提升科室人员的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

目前,蚌埠医院有11名来自上海一院的专家长期驻点,开展坐诊、带教、临床手术,并开展14项新的医疗项目。如今,该院眼科、泌尿外科、骨科、普通外科、妇产科(生殖医学)等学科每周进行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科主任查房,讨论和调整诊疗方案,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沪蚌两地医院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也找到了沪蚌两院发展中共同的目标和节奏,也让医院诊疗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上海一院蚌埠医院党委书记李传辉表示,当前,医院正在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总抓手,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发展步伐,推动重点学科建设,让更多优质资源下沉到皖北及周边地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健康服务。

记者 罗晓宇 通讯员 孟佳佳

据安徽日报消息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让上海的知名专家给我做了手术,再也不用来回折腾去外地看病了!”近日,蚌埠市的姚女士提起自己看病的经历,由衷地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医院医护人员表示感激。

一个月前,姚女士因“反复胸闷、心悸半年”,来到蚌埠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正在蚌埠医院坐诊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文艺,为她进行冠脉造影。结果发现,姚女士为前降支、回旋支均多处严重狭窄,右冠近段慢性闭塞性病变。

“该名患者由于冠状动闭塞病变时间较长,钙化明显,开通血管难度非常大,因此做这类手术必须格外细致处理。”杨文艺回想当时的救治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3月3日,杨文艺联合多学科专家团队,为姚女士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手术中,杨文艺采取先处理“前降支病变,再处理右冠慢性闭塞性病变”的策略,先于前降支置入支架2枚,后采用正向、逆向相结合的手术方式处理右冠慢性闭塞性病变。在反复尝试使用“导丝冲浪技术”(Surfing)后,终于将逆向导丝送至闭塞段的远端血管。经过3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最终在右冠脉顺利植入支架,开通了右冠血管。如今,姚女士的冠状动脉闭塞成功疏通,身体状况也逐渐好转。

这是上海一院蚌埠医院首次成功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高难度手术,将上海一院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整体平移蚌埠医院,为皖北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

2023年12月,上海一院蚌埠医院正式全面开诊。作为我省首个开诊的国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引入上海一院顶尖技术、科研人才、管理服务,上海一院专家团队和管理团队常驻,扎实推进技术平移、管理平移、品牌平移,真正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专业队”,为3000万皖北人民提供国内一流的医疗服务。

除了临床教学、培训,上海一院专家在更精深的科研领域,也为蚌埠医院医疗水平提升给予了很多支持。

“时间不等人,大家都是带着任务来的,要把‘上海效率’同步带过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龚巧云,从上海来蚌埠才两个多月,但对新岗位的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

每周二到周五,是龚巧云的“蚌埠时间”,除了坐诊、手术、培训开课,她还对科室发展、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一年、三年、五年”规划,包括争创省级、国家级重点专科,将科室的管理秩序和上海总院科室接轨,进一步提升科室人员的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

目前,蚌埠医院有11名来自上海一院的专家长期驻点,开展坐诊、带教、临床手术,并开展14项新的医疗项目。如今,该院眼科、泌尿外科、骨科、普通外科、妇产科(生殖医学)等学科每周进行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科主任查房,讨论和调整诊疗方案,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沪蚌两地医院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也找到了沪蚌两院发展中共同的目标和节奏,也让医院诊疗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上海一院蚌埠医院党委书记李传辉表示,当前,医院正在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总抓手,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发展步伐,推动重点学科建设,让更多优质资源下沉到皖北及周边地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健康服务。

记者 罗晓宇 通讯员 孟佳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