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四一”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的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实现农村经济由传统数量型向特色质量型的转变。
农技专家到南山村村民的玉米地实地查看庄家生长情况,草地贪夜蛾危害
发展绿色经济。南山村在市林业局大力支持下,选定100余亩核桃林作为示范,以市林业局技术引领,联合安徽农业大学攻关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治难题,对村民进行核桃树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等技术方面的培训,并聘请专业人员针对核桃树生长特性进行修剪、除草、打药、施肥等工作,提升核桃栽植的科技示范水平,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核桃产业,为村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发展路径。鼓励支持各村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创新举措,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杜集社区和六和社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小田”变“大田”流转土地800多亩,使集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南山村和北山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00万元入股百莲百荷公司,年收益7%。
“南山的院子”水上世界项目
“南山的院子”特色研学、拓展基地
坚持招商引资。矿山集街道积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吸引客商到村办企业,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通过积极探索党建+招商+项目运作模式,盘活生态南山250.09亩土地,引进打造“南山的院子”项目,占地77亩。目前,“南山的院子”研学、拓展、游玩、采摘、水魔方水世界项目落地见效,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岗位35名,残疾人1名,人均年收入3万以上;驻村工作队与南山村共同投资30万元建成农耕文化长廊,收益按照8%的股份支付给村集体,预计每年可为南山村集体经济增收46万元左右。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