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淮南日报消息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我市将监测户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提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帮扶,有力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守住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提标扩围制度化。淮南市自2016年以来连续8年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逐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在全省率先修订印发《淮南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细则》,对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申请低保,视为“单人户”核算其家庭收入,视情豁免其法定供养义务人供养费;提高申请低保家庭的人均金融资产、车辆等限定标准;对申请人因残、因病、因学等刚性支出全部扣减,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
动态监测信息化。动员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专干、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利用已建成的10729个村组网格,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确保监测排查工作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排查期间共新纳入监测对象252户830人。将全市监测对象纳入我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范围,不断充实完善淮南市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系统数据源,实现了对全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监测对象等15.1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全覆盖。
数据共享智能化。整合乡村振兴、民政、医保、残联等多家部门数据,每季度进行数据交换,落实县乡村组“四级联动”风险快速响应工作机制,2023年市级共反馈、核查、比对信息10972条。对不在民政保障范围的监测对象进行逐户摸排,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民政兜底保障范围;将新纳入监测户、自付医疗费用较高人员、新办残疾人证等信息,通过线上预警与线下核查相结合、信息比对与主动救助相结合等方式,让符合条件人员及时得到有效救助。全市监测对象17311人,已纳入低保、特困保障7983人,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或支出型困难家庭3027人,合计占比64%。为213名监测对象发放临时救助金66.8万元。
摸排走访联动化。对监测对象开展每月探视走访“敲门行动”,并做好走访记录,对申请能力不足人员采取主动摸排与认定帮扶相结合方式,帮助其申请办理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对需要其他专项救助人员向有关部门转介。2023年新识别2848名监测对象,其中1896名纳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围,465名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或支出型困难家庭。
因户施策精准化。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全面梳理摸排帮扶措施,并根据生产生活现状和需求优化调整帮扶措施。对一般脱贫户重点落实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对监测对象精准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全市监测对象100%享受帮扶措施,标注“已实施开发式帮扶”的监测对象有1576户,占未消除风险户的87.5%。
实地督导常态化。每季度,由市乡村振兴、民政、农业农村、住房建设、水利等5家市直部门牵头,17家部门配合,组成五个市级督导组,对全市72个乡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全覆盖督导,形成问题清单现场交办,对督查情况进行打分、实行通报,并跟进整改情况,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