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企业家们坐“C位”!一季度签约金额25亿!池州一地着力打造“船舶重镇”

2024-03-04 12:09

早春时节,生机盎然。3月2日上午8时30分,走进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建设船舶重镇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场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王水先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位置竟然在第一排。此外,参加会议的11家企业代表人佩戴大红花、身披红绶带,都被安排坐在会场的“C位”,格外显眼。

当天的会上,贵池区乌沙镇党委、政府宣读了“优秀民营企业”“优秀个体户”“十佳新农人”等表彰决定,并现场为全镇2023年度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和证书。 “会议不仅表彰了我们优秀民营企业,会场座次又按照‘企业为宾’的思路布置,给我们很高的礼遇,很受感动。听了镇领导的讲话,更坚定了我们在乌沙这片热土投资的决心。”安徽鑫安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春路说。

除了表彰,让企业家们“坐C位”“唱主角”,现场签约则是当天会议的另一个“重头戏”。此前的2月27日,总投资50.3亿元的船舶智能绿色制造项目在乌沙镇顺利落地并开工建设,这是该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大体量的招商引资项目。乘着这股东风,3月2日,该镇又紧锣密鼓地地举办了2024年一季度集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乌沙镇人民政府与相关企业成功签订了上海宝冶钢材物流园、药芯焊丝、智能电缆托盘、金蚂蚁服装、双塘文旅、至简农业等6个项目,累计总投资金额达25.45亿元,涉及现代农业、制造业、文旅康养产业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金融支撑力度,贵池区乌沙镇还与武汉理工大学、池州九华农村商业银行、池州乌沙港口运输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备忘录。邀请船舶领域顶尖人才,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首席教授吴卫国到会指导,以“政校、政企”开展深度合作,签订备忘录;与池州九华农村商业银行达成战略协议,今后5年为乌沙镇的发展提供不低于20亿元的授信额度。通过引入智力支撑和金融活水,初步实现了以打造船舶基地为核心,“金融+科技”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新格局。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近年来,贵池区乌沙镇以船舶制造产业为核心,充分发挥岸线资源优势,不断拓展船舶产业版图,目前乌沙船舶基地已是南京上游最大的船舶制造集聚区。2023年,乌沙镇因此实现了税收翻一番的历史最好成绩。

“我们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聚焦延链补链,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创新推出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卡’,坚持领导干部分包企业制度,落实帮扶企业‘保姆式’‘一站式’服务,营造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社会氛围。”对于如何走好“船舶重镇”新路径,贵池区乌沙镇党委书记李芳胜表示,要把招商引资的高昂热情延伸到项目开工、建设、运营的全过程,让项目“招得进来”,也“留得住”。

相关负责人预计,2027年乌沙镇船舶行业总产值将超100亿元,税收超5亿元,这新形成的“百亿产业”将成为贵池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乌沙镇也将踏着新时代的长江浪涛,迈入皖江流域工业乡镇“第一方阵”。

据介绍,下一步,贵池区乌沙镇将按照“皖江明珠·壮美乌沙”的目标,坚持“工农并举、产镇融合”的思路,在工业建设上抢先机,农业发展上开新路,加速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顶层设计,开展“思想大解放”。统筹“规划+计划”两方面,高标准重新修编集镇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突破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屏障。分年度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按城市标准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

二是招大引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计划与江苏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绿色智能船舶设计与制造等方面进行合作,协同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计划引进10名以上相关专业人才,建立博士工作站,为基地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撑。同时,做优营商环境,紧扣企业关心的惠企利企政策,扎实开展“为企优环境”活动,帮扶企业纾困解难。

三是提升服务,狠抓重点项目配套。全力做好绿色智能船舶制造项目建设服务工作,谋划水上绿色综合体、四星级酒店、船舶新村、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园区,进一步整合船舶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行动,推动安徽省船舶制造和海工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争当皖江流域“第一流”船舶重镇。

苏昀

早春时节,生机盎然。3月2日上午8时30分,走进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建设船舶重镇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场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王水先生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位置竟然在第一排。此外,参加会议的11家企业代表人佩戴大红花、身披红绶带,都被安排坐在会场的“C位”,格外显眼。

当天的会上,贵池区乌沙镇党委、政府宣读了“优秀民营企业”“优秀个体户”“十佳新农人”等表彰决定,并现场为全镇2023年度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和证书。 “会议不仅表彰了我们优秀民营企业,会场座次又按照‘企业为宾’的思路布置,给我们很高的礼遇,很受感动。听了镇领导的讲话,更坚定了我们在乌沙这片热土投资的决心。”安徽鑫安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春路说。

除了表彰,让企业家们“坐C位”“唱主角”,现场签约则是当天会议的另一个“重头戏”。此前的2月27日,总投资50.3亿元的船舶智能绿色制造项目在乌沙镇顺利落地并开工建设,这是该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大体量的招商引资项目。乘着这股东风,3月2日,该镇又紧锣密鼓地地举办了2024年一季度集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乌沙镇人民政府与相关企业成功签订了上海宝冶钢材物流园、药芯焊丝、智能电缆托盘、金蚂蚁服装、双塘文旅、至简农业等6个项目,累计总投资金额达25.45亿元,涉及现代农业、制造业、文旅康养产业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金融支撑力度,贵池区乌沙镇还与武汉理工大学、池州九华农村商业银行、池州乌沙港口运输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备忘录。邀请船舶领域顶尖人才,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首席教授吴卫国到会指导,以“政校、政企”开展深度合作,签订备忘录;与池州九华农村商业银行达成战略协议,今后5年为乌沙镇的发展提供不低于20亿元的授信额度。通过引入智力支撑和金融活水,初步实现了以打造船舶基地为核心,“金融+科技”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新格局。

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近年来,贵池区乌沙镇以船舶制造产业为核心,充分发挥岸线资源优势,不断拓展船舶产业版图,目前乌沙船舶基地已是南京上游最大的船舶制造集聚区。2023年,乌沙镇因此实现了税收翻一番的历史最好成绩。

“我们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聚焦延链补链,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创新推出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卡’,坚持领导干部分包企业制度,落实帮扶企业‘保姆式’‘一站式’服务,营造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社会氛围。”对于如何走好“船舶重镇”新路径,贵池区乌沙镇党委书记李芳胜表示,要把招商引资的高昂热情延伸到项目开工、建设、运营的全过程,让项目“招得进来”,也“留得住”。

相关负责人预计,2027年乌沙镇船舶行业总产值将超100亿元,税收超5亿元,这新形成的“百亿产业”将成为贵池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乌沙镇也将踏着新时代的长江浪涛,迈入皖江流域工业乡镇“第一方阵”。

据介绍,下一步,贵池区乌沙镇将按照“皖江明珠·壮美乌沙”的目标,坚持“工农并举、产镇融合”的思路,在工业建设上抢先机,农业发展上开新路,加速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顶层设计,开展“思想大解放”。统筹“规划+计划”两方面,高标准重新修编集镇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突破土地、人才、技术等要素屏障。分年度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按城市标准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振兴。

二是招大引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计划与江苏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绿色智能船舶设计与制造等方面进行合作,协同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计划引进10名以上相关专业人才,建立博士工作站,为基地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撑。同时,做优营商环境,紧扣企业关心的惠企利企政策,扎实开展“为企优环境”活动,帮扶企业纾困解难。

三是提升服务,狠抓重点项目配套。全力做好绿色智能船舶制造项目建设服务工作,谋划水上绿色综合体、四星级酒店、船舶新村、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园区,进一步整合船舶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行动,推动安徽省船舶制造和海工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争当皖江流域“第一流”船舶重镇。

苏昀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