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河溜镇:让乡风文明擦亮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2024-02-20 17:04   安徽网

安徽网蚌埠消息 文明乡村建设,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近年来,怀远县河溜镇坚持把培树乡风文明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举措,通过建章立制、移风易俗、示范带动等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省级文明村河溜镇褚庙村,一幅乡风文明的动人图景跃然眼前,志愿者捡拾垃圾,清理环境卫生;村间道路宽敞平坦,行道树挺拔清秀,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整洁干净,文化广场、休闲公园、凉亭长廊、太阳能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干净整洁,彰显浓郁的皖北村庄地方特色气息。这是褚庙村一系列务实接地气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让乡风文明落地生根,融进干部群众骨子里,成为村民一种自觉行动的一个缩影。

围绕思想道德、移风易俗、环境卫生等内容,河溜镇各村每月开展乡风文明评议活动,并发布“红黑榜”,全面推行积分超市,制定党员担当作为清单和群众积分清单,群众可通过参与村级事务积累积分兑换物资和服务,各村因势利导,拓展工作思路,推动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有效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养成。

“移风易俗靠大家,文明乡风进万家”“红事白事节俭办 ,邻里之间少麻烦”“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为进一步丰富移风易俗宣传工作文化内涵,河溜镇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资源,将文化墙作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集镇、村委会周边、公园、文化广场、村庄主要路口等处绘制、粉刷了移风易俗宣传画及固定标语,一幅幅通俗易懂、形态鲜活、图文并茂的移风易俗宣传文化墙展现在居民眼前,让每一面墙都“说话”,每处环境都育人。

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河溜镇祠堂村,乡风文明浸润村庄的每个角落,满目都是文明祥和、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我们村环境越来越美了,感觉这农村的日子过得很‘甜’、很带劲!”欣欣向荣的村庄,让村民葛怀先欣喜不已。在他看来,村里的“蝶变”是文化惠民的结晶,才有了如今幸福的生活。

“文明实践工作得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大家讲文明、守规矩,精气神十足!”祠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葛军说。以前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忙完农活后无所事事。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村里老党员、老干部、致富能人等组建村民议事会,把禁止赌博、婚丧嫁娶、公益事业、纠纷调解、群众诉求、产业发展等列入议事范围,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在河溜镇葛山村老党员陈文华的文明实践小院里,政策宣讲热情,文明实践和民生事务热烈讨论……这是葛山村开展文明实践微宣讲的常态化场景,以重点讲、简单讲、生动讲的方式,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小院+宣讲” 声声入耳润民心;以“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为载体,用美丽“风景”激活乡风文明“活水”“小院+服务” 文明实践情暖民心。

文明乡风擦亮乡村振兴“靓丽”“底色”。如今的河溜镇,美丽庭院随处可见,文明新风劲拂乡野,村民生活越过越红火,乡风文明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更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刘流)

安徽网蚌埠消息 文明乡村建设,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近年来,怀远县河溜镇坚持把培树乡风文明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举措,通过建章立制、移风易俗、示范带动等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省级文明村河溜镇褚庙村,一幅乡风文明的动人图景跃然眼前,志愿者捡拾垃圾,清理环境卫生;村间道路宽敞平坦,行道树挺拔清秀,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整洁干净,文化广场、休闲公园、凉亭长廊、太阳能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干净整洁,彰显浓郁的皖北村庄地方特色气息。这是褚庙村一系列务实接地气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让乡风文明落地生根,融进干部群众骨子里,成为村民一种自觉行动的一个缩影。

围绕思想道德、移风易俗、环境卫生等内容,河溜镇各村每月开展乡风文明评议活动,并发布“红黑榜”,全面推行积分超市,制定党员担当作为清单和群众积分清单,群众可通过参与村级事务积累积分兑换物资和服务,各村因势利导,拓展工作思路,推动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有效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养成。

“移风易俗靠大家,文明乡风进万家”“红事白事节俭办 ,邻里之间少麻烦”“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为进一步丰富移风易俗宣传工作文化内涵,河溜镇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资源,将文化墙作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集镇、村委会周边、公园、文化广场、村庄主要路口等处绘制、粉刷了移风易俗宣传画及固定标语,一幅幅通俗易懂、形态鲜活、图文并茂的移风易俗宣传文化墙展现在居民眼前,让每一面墙都“说话”,每处环境都育人。

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河溜镇祠堂村,乡风文明浸润村庄的每个角落,满目都是文明祥和、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我们村环境越来越美了,感觉这农村的日子过得很‘甜’、很带劲!”欣欣向荣的村庄,让村民葛怀先欣喜不已。在他看来,村里的“蝶变”是文化惠民的结晶,才有了如今幸福的生活。

“文明实践工作得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大家讲文明、守规矩,精气神十足!”祠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葛军说。以前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忙完农活后无所事事。乡风文明建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村里老党员、老干部、致富能人等组建村民议事会,把禁止赌博、婚丧嫁娶、公益事业、纠纷调解、群众诉求、产业发展等列入议事范围,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在河溜镇葛山村老党员陈文华的文明实践小院里,政策宣讲热情,文明实践和民生事务热烈讨论……这是葛山村开展文明实践微宣讲的常态化场景,以重点讲、简单讲、生动讲的方式,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小院+宣讲” 声声入耳润民心;以“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为载体,用美丽“风景”激活乡风文明“活水”“小院+服务” 文明实践情暖民心。

文明乡风擦亮乡村振兴“靓丽”“底色”。如今的河溜镇,美丽庭院随处可见,文明新风劲拂乡野,村民生活越过越红火,乡风文明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更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刘流)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