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淮南消息 “贴福字是传统年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1月26日,凤台县关店乡陈庙村老教师蔡纪堂一边忙着为人们写“福”字,一边介绍有关“福”字的文化渊源。
春节将至,凤台县关店乡关工委认真谋划,组织“五老”书法爱好者开展为留守儿童以及中小学生写春联送福字活动。各个村社区和中小学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把写“福”字送春联活动举办的有声有色。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给孩子们送去暖暖的关工情。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陈庙小学院内,老教师赵福明在活动现场,引经据典,给孩子们讲解“福”字的历史故事,让孩子们听的入迷。
在常楼村村部,村关工委开展的家长和放寒假中小学生“迎新春,讲春节故事”活动吸引了很多人参与。村关工委五老人员常开阔正在向留守儿童、中小学生及家长讲解立春节气、立春习俗以及春节的由来。还和孩子们讲解春节期间文明礼仪,尊老爱幼的传统,拜年、贴窗花等春节方面的很多习俗。并且,现场为人们写春联,写“福”字。人们听后,受益匪浅。
村关工委主任崔士周说:“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为青少年提供了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增强广大青少年爱国意识”。(通讯员 / 唐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