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巢湖消息 面对衔接期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巢湖市夏阁镇立足长远规划,积极探索“光伏+”新模式,实现衔接资金效益再升级。
“光伏+新建厂房”,实现村企共兴
一是充分考虑,纳入设计。夏阁镇2020年以来,建有扶贫、衔接资金厂房3栋,自设计初期,即将屋顶光伏承载纳入计划,为接续申请专项资金、建设集体光伏电站预留条件。二是充分协商,村企互惠。积极谋划,在3栋厂房屋顶建成275千瓦集体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入电网,经与厂房承租企业充分友好协商,签订购售电合同,实现0.62元度电收益,高于全额上网的60.83%,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2万元。同时,厂房承租企业电费较使用商业用电下降约10%,实现村企互惠共利。三是联合管护,保障安全。厂房所在村居作为管护责任人,落实每月一巡查,厂房承租企业作为联合管护责任人,落实每周一巡查,确保屋顶光伏设施设备正常运行。自项目建成以来,通过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因大风破坏光伏板2处,第一时间维护,保障了资产安全。
“光伏+办公用房”,提升经济效益
一是现场考察,提升安全性。面向全域16个村居深入摸排老年学校、村部等办公用房房屋资源,邀请具有资质的评估单位实地考察、测试承载,避免因房屋老旧、建设基础差,造成光伏建设安全隐患。二是结合实际,提升科学性。对摸排上报的11处房屋屋顶资源,进行综合研判,将朝向不优、建设成本大、并网路线远、回本周期过长的予以删除,最终确定6处建设点,申请2023年衔接资金,建设270KW集体光伏电站,预计年收益可达10万余元。三是优化模式,提升收益率。联合供电所、施工方等对6处集体光伏电站进行现场调研,最终结合并网实际,确定将镇政府办公用房屋顶光伏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入电网,由社区居委会作为售电方、镇政府作为购电方,签订购售电合同,进一步提升了村集体收益率。
“光伏+钢构车篷”,盘活闲置资源
一是深入挖掘资源。针对厂房、办公用房等屋顶资源用竭的现状,夏阁镇充分调研,拟在村部停车场、公园停车场等处,建设钢构车篷,加建集体光伏,提升资源使用率。二是审慎试点推行。经现场调研,考虑公园停车场多用性的现状,拟使用衔接资金收益,先行建设1处村部钢构车篷,并加建集体光伏,加大群众知晓率和认可度,稳妥有序推进。三是探索新兴模式。利用夏阁园区企业资源,拟选址试点建设光伏车棚,采用“光伏电板+充电桩”模式,实现能源自发自用、余电存储、降低电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钱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