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在线消息 近日,巢湖湿地发现一只白化白鹡鸰。据悉,鸟类白化个体概率为百万分之一,十分稀少。它们因为浑身白色的羽毛显示出独特的美丽,而被人们所喜爱。
白化的白鹡鸰 (马号号摄)
眼下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北方的候鸟在南飞途中,有不少都会选择留在了合肥过冬,其中不乏一些珍稀鸟类,如东方白鹳、鸿雁、小天鹅等。而在他们之中还有一种非常珍贵稀有的鸟类——白化鸟类。
近日,在巢湖湿地,阿拉善SEE江淮项目中心和红豆自然联合进行东方白鹳越冬种群调查期间,发现了一直白化的白鹡鸰。在合肥,白鹡鸰是一种常见的鸟,它们外表黑白相间,体长约16-18厘米,头顶和后颈呈黑色,前额和脸颊白色,飞行时一上一下呈波浪式,行走时尾巴会不断地上下摆动,以昆虫及种子为食。因叫声似“jilin-jilin-”,因此得名“白鹡鸰”。而白化的白鹡鸰通体雪白,非常罕见。
据专家介绍,在野生动物中,出现白化动物的概率在百万分之一以下,之所以呈现白色是因为基因变异,体内缺乏黑色素所致。值得一提的是,在野外出生的白化动物虽然美丽,但却比其它同类要显眼的多,隐蔽性差,视力也不好,因此很多都难以顺利长大,它们继续繁殖后代的可能性也就很小。
就在上个月,巢湖生物资源鸟类调查组在巢湖的白石天河边调查时曾发现一只白化的小鸊鷉。据了解,白化的小鸊鷉在全国都极为罕见,那次也是合肥乃至安徽首次发现。专家借此呼吁广大市民,一起保护白化的鸟类,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
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图片由马号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