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农险助力乡村振兴,安徽这样做!

2023-11-29 18:17

大皖新闻讯  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是广大农民农业收入的“稳定器”,是推动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手段。11月28日,记者从“安徽省农险服务农业生产 助力乡村振兴”发布会上获悉,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落实落细各项举措,从完善政策供给体系、加大特色农险推动力度、深化“农业保险+”服务等多方面发力,为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守有力的保险保障。

落实特色试点政策

创新政策供给,优化发展模式,是安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记者了解到,2020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联合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发布了《安徽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2021年推动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安徽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构建“以大宗重要农产品保险为主体,特色农产品保险、防贫保综合保险、蓄滞洪区农业保险为辅助,叠加政府巨灾保险、市场化商业保险”的“一主三辅两叠加”农险发展新格局。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袁成刚介绍,当前,“防贫保”已实现在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县区全覆盖,为120余万户次脱贫户和监测帮扶对象提供特色种养殖风险保障近580亿元,为700余万人次提供健康险、意外伤害险等风险保障,累计支付赔款近2.5亿元,受益农户约10万户次;针对我省蓄滞洪任务重、波及人口多的特点,创新开展“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选择风险集中、意愿较强的蒙洼、邱家湖等11处沿淮蓄滞洪区作为试点地区,将区内受灾符合政府补偿的农作物、经果林、特色养殖等纳入保险范围,与政府补偿形成合力,弥补农户灾损缺口,加快蓄滞洪区灾后恢复农业生产。试点以来,开发蓄滞洪区种植养殖类补充险种10个,为近20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5亿元。

为贯彻落实特色试点政策,我省险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据悉,2022年,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防贫保”为24.64万帮扶户提供了120.64亿元农业风险保障,为逾125万帮扶户提供了7228亿元人身、财产等风险保障;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并牵头承保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覆盖省内全部11个蓄滞洪区的18.6万户农户,筑牢应对特大洪涝灾害的坚实屏障。

深化“农业保险+”服务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领域,但农业保险具有联系“三农”紧、了解需求快、服务网点多、农户信任等优势,为此,安徽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新路径。

据悉,2022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联合省财政厅印发《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实施6项行动17条政策,在全省16个市的17个县市区先行试点,推动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工具联动,构建“政银保担基”紧密合作、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政策链多链协同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农险+信贷”方面,引导保险机构和银行机构深度合作,通过农业保险数据评级、保单质押等增信方式提高农户信用等级,达到以险促贷、以贷促险的良性循环格局;在“农险+期货”方面,支持保险机构与期货机构联合创新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指导保险公司因地制宜探索开展大豆、生猪、鸡蛋目标价格及收入保险等试点,并通过期货市场为承保标的进行“再保险”操作,对冲农产品市场风险;在“农险+基金”方面,支持引导保险分支机构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动,结合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实际发展需求,向总公司申请专项资金支持,参与我省新兴产业母子基金以及绿色食品等农业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安徽农险经营机构已与16家银行合作开发保单质押、农业担保、活体贷等信贷产品37个,为1.42万户次农户提供增信26.57亿元;开展“农险+期货”价格保险业务287笔,项目涵盖生猪、玉米、鸡蛋、饲料等品种,提供风险保障近20亿元;通过险资直投支农项目、开展农业保险产业基金—振兴保模式等方式,扶持种养殖及涉农产业项目61个,已投入或申报资金超1亿元。

开发特色农险产品    

农业保险“无大宗则不稳、无特色则不强”,在当前安徽省大宗农作物保险基本覆盖的转型阶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引导农险机构积极对接需求,针对各地资源禀赋开发特色农险产品。

一方面,指导省保险行业协会围绕茶叶、大棚蔬果、淡水养殖和果树等4大类重点特色农产品制定并发布8款省级示范条款的同时,要求各公司深入落实《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在全省64个农产品优势区选择特色品种开发并提供农业保险保障,加快实现“一县一品”目标。目前,已自主开发110余类地方特色农产品500余个保险产品,基本覆盖省内种、养、林、渔主要特色品种。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加大创新产品开发力度,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鸭苗价格指数和“商业保险+互助组织”淡水养殖保险等试点,传统成本保险以外的各类创新险种拓展到70余个。此外,继续探索研究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险、古树名木施救保险、林业碳汇价值保险等一系列服务农业生产向绿色循环低碳转型的特色险种,不断提升农户的风险保障需求。截至10月末,我省特色险保费规模达17.40亿元,同比增长44.88%。

在宿州,开发了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泗县山芋等60多个特色保险品种;在巢湖,共有特色农业保险产品16类70余个险种,如薄壳山核桃、茶叶、苗木、桑蚕、蛋鸭、莲藕、小龙虾等农险产品;在滁州,部分特色农产品纳入重点农业产业扶持范围,重点扶持滁菊、芡实、大棚蔬菜等本地重点特色农产品,保费补贴最高80%。

作为我省农业保险的“开拓者”和“主力军”,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创新特色农产品保险。据国元保险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李翔介绍,公司立足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开发特色农产品保险257个,基本实现蔬菜、果树、苗木、茶叶、中药材、畜禽、水产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全覆盖。今年,又开出鸽养殖、玉米种植、毛竹目标价格等15个“全省首单”,为特色农产品撑起了“防护伞”。同时,在省内42个县区开展农产品溯源和优质农产品品质保证保险、碳汇保险等绿色产品试点,并拓展农业雇主责任险,有效化解乡村企业的经营风险,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强化科技管理赋能

卫星遥感测量面积、无人机查勘灾情、物联网技术防灾减损、AI测算识别……在广袤的“三农”沃土上,多种先进科技手段运用于农业保险服务,为我省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金融央企,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开发运用“耘智保”APP,实现农险承保理赔全流程线上化办理。在全省经办政策性种植险区域建立“地块+农户+作物”的空间化承保理赔数据库,覆盖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作物515万亩。采取卫星遥感大面积勘察监测、无人机精确采样、手持移动设备到户精准核损的立体化模式,彻底转变以往的“用腿理赔”模式,为“精准承保、快速理赔”提供有力支撑,以科技化手段提升农业保险理赔服务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作为专业农险公司,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卫星遥感、铁塔监控、无人机航拍及牲畜AI识别等技术,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和“天空地一体化农险应用服务系统”,切实提升保险科技服务能力。

在农业大市安庆,险企主动作为,助力科技赋能,向蓝莓种植户捐赠价值12万元的“蓝莓5G物联网云监测设备”。种植户可登陆自己专属的网络客户端,访问地块的实时数据并进行系统管理,对每个监测点的环境、气象、病虫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得解决方案,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管理。

服务乡村振兴,农业保险大有可为。“当前,安徽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也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安徽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提升我省大宗农作物保险保障水平,着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保险加快发展,进一步深化“防贫保”、“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高标准农田保险”等试点运行,通过“保险+”模式拓展农业保险增信功能。     大皖新闻记者 李芳玲


大皖新闻讯  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是广大农民农业收入的“稳定器”,是推动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手段。11月28日,记者从“安徽省农险服务农业生产 助力乡村振兴”发布会上获悉,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落实落细各项举措,从完善政策供给体系、加大特色农险推动力度、深化“农业保险+”服务等多方面发力,为我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守有力的保险保障。

落实特色试点政策

创新政策供给,优化发展模式,是安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记者了解到,2020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联合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发布了《安徽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2021年推动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安徽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构建“以大宗重要农产品保险为主体,特色农产品保险、防贫保综合保险、蓄滞洪区农业保险为辅助,叠加政府巨灾保险、市场化商业保险”的“一主三辅两叠加”农险发展新格局。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袁成刚介绍,当前,“防贫保”已实现在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县区全覆盖,为120余万户次脱贫户和监测帮扶对象提供特色种养殖风险保障近580亿元,为700余万人次提供健康险、意外伤害险等风险保障,累计支付赔款近2.5亿元,受益农户约10万户次;针对我省蓄滞洪任务重、波及人口多的特点,创新开展“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选择风险集中、意愿较强的蒙洼、邱家湖等11处沿淮蓄滞洪区作为试点地区,将区内受灾符合政府补偿的农作物、经果林、特色养殖等纳入保险范围,与政府补偿形成合力,弥补农户灾损缺口,加快蓄滞洪区灾后恢复农业生产。试点以来,开发蓄滞洪区种植养殖类补充险种10个,为近20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5亿元。

为贯彻落实特色试点政策,我省险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据悉,2022年,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防贫保”为24.64万帮扶户提供了120.64亿元农业风险保障,为逾125万帮扶户提供了7228亿元人身、财产等风险保障;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并牵头承保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覆盖省内全部11个蓄滞洪区的18.6万户农户,筑牢应对特大洪涝灾害的坚实屏障。

深化“农业保险+”服务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领域,但农业保险具有联系“三农”紧、了解需求快、服务网点多、农户信任等优势,为此,安徽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新路径。

据悉,2022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联合省财政厅印发《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实施6项行动17条政策,在全省16个市的17个县市区先行试点,推动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工具联动,构建“政银保担基”紧密合作、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政策链多链协同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农险+信贷”方面,引导保险机构和银行机构深度合作,通过农业保险数据评级、保单质押等增信方式提高农户信用等级,达到以险促贷、以贷促险的良性循环格局;在“农险+期货”方面,支持保险机构与期货机构联合创新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指导保险公司因地制宜探索开展大豆、生猪、鸡蛋目标价格及收入保险等试点,并通过期货市场为承保标的进行“再保险”操作,对冲农产品市场风险;在“农险+基金”方面,支持引导保险分支机构与当地政府部门联动,结合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实际发展需求,向总公司申请专项资金支持,参与我省新兴产业母子基金以及绿色食品等农业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安徽农险经营机构已与16家银行合作开发保单质押、农业担保、活体贷等信贷产品37个,为1.42万户次农户提供增信26.57亿元;开展“农险+期货”价格保险业务287笔,项目涵盖生猪、玉米、鸡蛋、饲料等品种,提供风险保障近20亿元;通过险资直投支农项目、开展农业保险产业基金—振兴保模式等方式,扶持种养殖及涉农产业项目61个,已投入或申报资金超1亿元。

开发特色农险产品    

农业保险“无大宗则不稳、无特色则不强”,在当前安徽省大宗农作物保险基本覆盖的转型阶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引导农险机构积极对接需求,针对各地资源禀赋开发特色农险产品。

一方面,指导省保险行业协会围绕茶叶、大棚蔬果、淡水养殖和果树等4大类重点特色农产品制定并发布8款省级示范条款的同时,要求各公司深入落实《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在全省64个农产品优势区选择特色品种开发并提供农业保险保障,加快实现“一县一品”目标。目前,已自主开发110余类地方特色农产品500余个保险产品,基本覆盖省内种、养、林、渔主要特色品种。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加大创新产品开发力度,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鸭苗价格指数和“商业保险+互助组织”淡水养殖保险等试点,传统成本保险以外的各类创新险种拓展到70余个。此外,继续探索研究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险、古树名木施救保险、林业碳汇价值保险等一系列服务农业生产向绿色循环低碳转型的特色险种,不断提升农户的风险保障需求。截至10月末,我省特色险保费规模达17.40亿元,同比增长44.88%。

在宿州,开发了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泗县山芋等60多个特色保险品种;在巢湖,共有特色农业保险产品16类70余个险种,如薄壳山核桃、茶叶、苗木、桑蚕、蛋鸭、莲藕、小龙虾等农险产品;在滁州,部分特色农产品纳入重点农业产业扶持范围,重点扶持滁菊、芡实、大棚蔬菜等本地重点特色农产品,保费补贴最高80%。

作为我省农业保险的“开拓者”和“主力军”,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创新特色农产品保险。据国元保险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李翔介绍,公司立足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开发特色农产品保险257个,基本实现蔬菜、果树、苗木、茶叶、中药材、畜禽、水产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全覆盖。今年,又开出鸽养殖、玉米种植、毛竹目标价格等15个“全省首单”,为特色农产品撑起了“防护伞”。同时,在省内42个县区开展农产品溯源和优质农产品品质保证保险、碳汇保险等绿色产品试点,并拓展农业雇主责任险,有效化解乡村企业的经营风险,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强化科技管理赋能

卫星遥感测量面积、无人机查勘灾情、物联网技术防灾减损、AI测算识别……在广袤的“三农”沃土上,多种先进科技手段运用于农业保险服务,为我省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金融央企,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开发运用“耘智保”APP,实现农险承保理赔全流程线上化办理。在全省经办政策性种植险区域建立“地块+农户+作物”的空间化承保理赔数据库,覆盖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作物515万亩。采取卫星遥感大面积勘察监测、无人机精确采样、手持移动设备到户精准核损的立体化模式,彻底转变以往的“用腿理赔”模式,为“精准承保、快速理赔”提供有力支撑,以科技化手段提升农业保险理赔服务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作为专业农险公司,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卫星遥感、铁塔监控、无人机航拍及牲畜AI识别等技术,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和“天空地一体化农险应用服务系统”,切实提升保险科技服务能力。

在农业大市安庆,险企主动作为,助力科技赋能,向蓝莓种植户捐赠价值12万元的“蓝莓5G物联网云监测设备”。种植户可登陆自己专属的网络客户端,访问地块的实时数据并进行系统管理,对每个监测点的环境、气象、病虫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得解决方案,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管理。

服务乡村振兴,农业保险大有可为。“当前,安徽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也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安徽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提升我省大宗农作物保险保障水平,着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保险加快发展,进一步深化“防贫保”、“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高标准农田保险”等试点运行,通过“保险+”模式拓展农业保险增信功能。     大皖新闻记者 李芳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