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2018年2月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选派驻村帮扶干部时,巢湖市人社局刘力生同志,不顾自己老母亲常年体弱多病需要照顾、孩子即将入学初中需要学业上辅导等诸多家庭实际困难,在爱人的全力理解和支持下,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主动报名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来到巢湖市黄麓镇合群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在黄麓镇合群村3年的驻村帮扶中,他以自己出色的工作成绩,获得了上级领导和村民们的一致称赞。2021年5月,当脱贫攻坚已获全胜、乡村振兴战鼓擂响之际,他再次主动报名参加巢湖市第八批选派驻村帮扶,继续担任黄麓镇合群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将一份责任和担当书写在花塘河畔这一片希望的田野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青春的力量。
牢记嘱托责任 坚持以学努力干
2018年4月,刘力生一驻进合群村,就抱着扎下根来的心思,吃住在村、学在基层、干在一线。为了迅速了解合群村的村情村貌,他通过走访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脱贫群众、信访人员等,与其谈心聊天,从而对村两委工作、村情民意、村发展态势、村民们的需求、村综治格局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细致摸排了解,并边调研边分析,既总结成绩,又坚持问题导向,同时结合与村两委成员、镇分工干部的沟通交流,迅速制定了年度选派帮扶计划和任期选派帮扶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为刘力生走访村民,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几年来,刘力生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等理论知识,着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通过向先进典型学习、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向广大群众学习,在学习中出真知,在实践中抓总结,着力拓宽自己在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的视野和知识面,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落实能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共撰写党建、脱贫、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各类信息稿件60多篇,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梳理工作举措、总结工作成效、增强分析深度。其中,多篇稿件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新安晚报、合肥先锋网、合肥民生工程网等各级媒体采用。
坚持党建引领 激发活力加油干
黄麓镇合群村,位于黄麓镇西北,北于肥东县长临镇接壤,西于中庙街道办事处毗邻。全村下辖20个自然村,总户数978户,总人口3069人,村党委下辖5个支部115名党员,区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山场4000亩、林地2100亩(不含非林地性质经营地),水面2000亩,耕地10208亩。村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从2018年的合群村实际看来,在加快发展和更加的科学发展上,确实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
图为刘力生入户走访送温暖
所以一到合群村,刘力生就思考着如何帮助村子发展。他明白,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产业发展,但更需要树立村发展的“主心骨”。于是刘力生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了驻村帮扶的第一要务,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的工作思路,通过村两委换届契机,把村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退伍士兵及35周岁以下年轻女同志等优秀人才纳入了村两委班子,并规范吸纳了红鑫元饭庄总经理郭学文、医务专业技术人员路林等各类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打造“践行初心 ,服务群众”。
与此同时,他还通过定网格、定职责、定制度,充分发挥老党员的威望和中青年党员的服务职能,在全村设置了12个网格49名网格员,并由7名村两委干部包片支持,发挥网格员熟悉情况、就近管理的优势,管理服务党员、收集上报民情民意,随时关注包片村民的生产生活,很好的实现了群众所急有人知、群众所盼有人办,切实通过网格化机制形成乡村治理新格局。
坚持发展为先 带领村民一起干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刘力生深深懂得: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于是他坚持发展为先,和村两委一班人,积极组织实施了瓜篓子、鮰鱼养殖、生态绿色粮食、入股侬安康生态食品生产线等项目,租赁群众土地,安排群众就业,传授经营管理,并主动对接安徽富煌集团、槐祥工贸集团、鼎力铁塔公司、巢湖市农发行、合肥市幸福路爱心帮扶平台等企业和平台,到村发展粮食定单农业、认领帮扶项目和资金、落实农产品消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75万元。
图为刘力生帮扶村民发展产业落实消费帮扶
与此同时,刘力生还坚持精准帮扶,利用“板凳会”等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政策宣讲,推进特色种养、促进就业、“雨露计划”、金融帮扶等帮扶措施的宣传和落实,发掘和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提升脱贫户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帮扶责任人扎实开展常态化走访,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情况和群众需求集中排查,及时开展针对性帮扶,对接平台和企业,打通农产品销售通道。据统计,2022年合群村脱贫户和监测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9493.42元。
不仅如此,他还坚持汇聚社会各界力量,为乡村振兴助力。他主动对接安徽省住建厅、安徽组干学院、巢湖市人社局、居巢经开区、巢湖市总工会、巢湖市民政局、巢湖市税务局等单位,创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创的形式和内容,先后开展了“学党史、忆初心、担使命、强服务”党组织共建活动、“关爱留守儿童”、“我们的节日——端午慰问”,举办“问脱贫户”、“政策送进村”等一系列共建活动30多次,并通过各单位与合群村党委和驻村工作队共商大计、共谋发展,支持帮扶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合群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
坚持民生为本 劲头不松接着干
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提升村民幸福感,乡村振兴才有奔头。为改善合群村村居环境,打造舒适宜居村容村貌,刘力生始终牢记坚持民生根本,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这一宗旨。结合合群村人居环境实际,分自然村编制、分类申报“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388万元和“一事一议”项目资金95万元,采取“7+3”的模式对寺后章等10个自然村进行人居环境改造,实现了所有自然村户户通上水泥路、巷巷都有路灯亮,处处可见绿化美;结合合群村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需要,累计兴修塘口19个、农田机耕路7.5公里,新建桥梁16座、泵站3座,清淤沟渠15.5公里,清淤水库7.8万方,并申报实施了花塘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环境整治项目,优化了黄麓水库周边环境和下游上千亩土地的水利保障,为下一步发展旅游经济夯实了基础。同时积极申报了412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挂网招标,即将开始施工。
图为刘力生正在实地踏勘人居环境整治现场
在此基础上,刘力生还结合全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探索实施了“分类人群服务提升”。主动对接合肥城市学院和巢湖学院,到村开展“扶心·扶志·扶学”志愿服务工程和“小小微课堂、连线你我他”志愿活动。通过“钉钉”在线平台开展一对一教学,教学内容既有语文、数学等科目知识教学,又有绘画、歌舞等兴趣活动教学,并针对性开展人身安全教育和心理疏通辅导,助力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童年;探索村老年大学课程创新,对接镇老年大学和太极拳协会,进一步增加村文艺活动元素,壮大了村广场舞队和腰鼓队等活动队伍,充分调动了村里老人们主动参加各项文娱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2020年12月,合群村腰鼓队被授予了“巢湖市社区教育活动品牌”荣誉称号。如今“住在黄麓合群村、有事就找刘力生”已成了村民们口口相传的一句佳话。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几年来,刘力生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先后荣获了“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合肥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巢湖市先进工作者”、“巢湖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所扎根的合群村也先后荣获了“安徽省产业振兴示范村居”、“安徽省森林村庄”、“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在今后的驻村帮扶工作中,刘力生表示:他将继续脚踏实地、守住初心,用青春汗水挥墨勾画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